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司礼监秉笔背包叔 > 第一百零四章 近卫师团组建下(第1页)

第一百零四章 近卫师团组建下(第1页)

师团军法处长这一职务是魏公公新定官职,其与大明军制卫所制中的指挥同知类似,都是主官的副手,主掌军纪。类似官职还有百户所、千户所的镇抚官。

伍福铭此人和曹文耀不同,其擅长不在带兵,而在治兵。而曹文耀却是能治也能打,这与曹乃山西将门出身有关系。

历朝历代,除开国时期军伍都是半路出家,从小卒做起一路厮杀为名将,往后便多是将门世家子弟主导军队。很多练兵治兵、行军布阵的法子都是将门不传之秘。当然,军爵世袭制也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如嘉靖朝抗倭名将戚继光16岁便继承祖上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此职务大致等同于后世的大校。

伍福铭是少年从军募入九边延绥镇,调至武骧右卫时不过是总旗官,与曹文耀这等将门子弟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不过山西大同曹家在明末却是大放异彩,那举世第一良将曹文诏可是曹文耀嫡嫡亲亲的大哥,而那第一猛将曹变蛟又是曹文耀的儿子,这真不是伍福铭可以比的。

魏公公任用曹文耀为近卫师团师团长,除了看重曹文耀的能力和忠心外,自也是希望通过此举将那曹文诏拉到自己麾下,至于小变蛟这个干儿子,那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了。

鉴于伍福铭善治兵,魏公公便特此安排。

军纪问题是他老人家特别重视的问题,无军纪便无强军。公公希望伍福铭能够担任好这个军法处长,为皇军的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宣读完中高级军官任免名单后,蒋西凤又将参谋司按照魏公公“职衔匹配”的原则制定出的师团军官军衔方案公布。

具体方案魏公公没有把后世的校尉或者什么将佐搬来,而是直接套用现下明军军衔制。

即师团长为指挥使衔,旅团长为指挥同知衔、大队长为千户衔、中队长为百户衔、小队长为总旗衔。另副官、辅佐官如参谋、军纪、后勤、传令诸军职为指挥佥事、副千户、试百户、小旗等职。

卫所制的一系列军职,说白了其实就是明军的军衔。此军制是大明国初便确定下来,至今卫所制虽败坏,但京营包括九边及地方驻军,将领还是担着卫所制的军爵。如辽东总兵只是职务,其实际军衔或为指挥使,或为指挥同知不等。如果战功赫赫,这个实际军衔就有可能成为世袭军爵。

新的师团职衔品配方案,说白了就是师团长代替了总兵官,旅团长代替了指挥同知。。。但莫要小看这个代替,实际却是对明朝现在混乱的军制做的一次重大改革。

在没有魏公公的时代,明朝的军纪因为卫所制和九边募兵制的同时存在越发混乱,最后导致将领之间相互不服,加印的不加印的都视自己为老大,无形之中加快了拥兵将领的军阀化,不但镇压农民起义不力,抗清也是四分五裂,最终使得华夏沦于异族鞑子之手。

师团制便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使职衔匹配这个军功原则正式固定下来,将来推行全军,可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能够更好的整合明朝军事资源。

师团制的出现,也意味着从前的总兵、副将、守备、都司这些官职将从皇军中淘汰,但不是说这些将领的官职被剥夺,只是目前不适用。

这也是魏公公眼下还无力整顿大明军制留下的弊端,故而只能采取曲线救国手段,在皇军内部推行,在向皇帝请功时,诸将原有职务还是要在奏疏上写出的。

这个暂字,至少在天启以前怕是去不掉了。

与会的海军将领听到现在,发现跟他们没有多大关系。被委任的陆军将领们则是欢天喜地,尤其是在对南都反动勋贵反围剿战役中投诚的那帮子人,更是乐得咧嘴笑,同时也是把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彻底放回了肚中。

被委任为炮兵联队长的李兆基,步兵大队长的徐彪、徐广、武三思等人自随魏公公到了特区后,一直是被“闲置”的,在皇军中得不到重视,又不敢回到南都,那种心态肯定是相当难熬的。但现在,魏公公组建的甲等师团却有了他们的一席之地,一帮子人自是心花怒放。

蒋西凤宣读的是大队长以上军官人选,中队长以下参谋司那边也有名单,但肯定没有必要在这中高级将领会议上宣读了。

成功晋身甲等师团的一众陆军将领紧接着便关心起他们的兵源了。要知道日后能不能飞黄腾达,靠的不但但是自己的武勇和运气,还要靠部下们的战斗力。而如今皇军之中,哪些兵能打,哪些兵不能打,一众陆军将领心中多少是有点数的。

可惜,魏公公没有让他们自己在军中选部下,而是早已安排了。

现大明皇军的正兵有原武骧右卫旗营的步军三个营,海军抽出的机动兵一个营,合计4500余人。又有公公亲卫营800余人,总兵力近5400人。

除这些正兵外,俘虏的宁波定海卫官兵400余,南都三大营官兵2400余,押到特区来服“苦役”的勋贵家兵1200余(未支付赎金),金州李七公子的降兵俘虏1100余,从宽奠海运回来的各族青壮4000余,从朝鲜带回的600多朝鲜青壮,合计约万人。

另外就是公公南下以后陆续从地方招的一些兵,人数不是太多,不到500之数,还有南通狼山炮台守兵千余,杨镐送给他的关外降倭1200余,王维栋带来的100多辽东兵,李七公子替他搞来一千多辽东矿工,总人数大抵在4000人左右。

这些是陆军方面,海军方面则还是原吴淞水营的4000余人,兵力规模不是太大,无法再补充陆军。

也就是说,公公定编的近卫师团满员是28000人,台湾警备师团18000人,但满打满算公公手下连上俘虏、青壮民夫合一块,也不过才21000人不到。

这两万一千人还得先扣掉3000人供台湾警备师团搭架子,那么近卫师团只能从余下的18000人中整编,兵员缺口高达一万人。

这个缺口从何补充,公公目前也没有太多办法,他已命人持贴去溧阳铁矿,命宋四宝抽调2000矿工送来特区先解燃眉之急,余下八千人只能缓缓图之,看是否能够在台湾征兵以补充近卫师团。皮岛和朝鲜方面肯定是无法抽兵的,那两块地盘的兵力本来就不多,如果留下的兵力不足,是难以震摄汉城方面的。

现有这两万兵员,公公命按老兵带新兵的原则全部编入近卫师团,但每个联队空一个大队编制。

会议之后,新任近卫师团长曹文耀便和参谋司一起开始部队编建,魏公公也抽空下去视察整编过程,在和新组建的第一联队第一大队官兵“联欢”时,魏公公首次提出“四有好兵”的口号。

哪四有呢?

即有土地、有房子、有粮食、有女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