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篡唐笔趣阁 > 第742页(第1页)

第742页(第1页)

李神通示意宗室们安静下来,迈步走上台阶。与此同时,紧闭着的宗庙大门,缓缓开启。李神通昂首挺胸,走进了宗庙……宗庙里分为内外两进。外面是一个大厅,也是平时宗室们开会商议事情的地方;而内间则用于祭祀供奉,除特定的日子之外,无特殊原因,并不会开放。这宗庙平日,有专人护理。只是当李神通进来后,却发现宗庙大厅中,空荡荡……李神通一眼就看到大厅的地面上,趴着一具死尸。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上前几步后蹲下身子,将那尸体翻转过来,口中顿时发出‘啊’的一声惊唿,脸色旋即变得惨白。李玄霸!这竟然是李玄霸的尸体……不过此时的李玄霸,已没有了往日的神采飞扬。胸口、腹部。有三个触目惊心的血洞,大约有儿臂大小。鲜血已经流干,衣衫则被鲜血浸透后,因气温低的原因,而变得硬邦邦,如同铠甲一样。以至于当李神通把李玄霸的尸体翻转过来时,竟发出咔咔的声响。除此之外,李玄霸的身上还有十几处箭伤,不过和那三个血洞一比,基本上可以忽略过去。很明显,这三个血洞。才是致命伤。李神通也是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武将。一眼就看出,李玄霸身上这三个血洞,是床弩特有的创口。而且这弩箭应该是经过特殊处理,一旦中箭,则血流不止……创口呈一个三棱形状,而整个大唐军中,使用三棱弩的,目前只有一家,那就是李言庆麾下。并不是说其他人不愿,而是这三棱弩,是李言庆在岭南时发明出来的武器,力道惊人,可达一千二百步的射程。三棱箭镞射入身体,会令伤者的鲜血加速流淌……武德七年末,李言庆才公开了这种弩箭。长安军中虽想要更换,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迟迟没有大规模生产。“郑王既然回来了,又何必躲躲藏藏?”李神通唿的站起身来,厉声喝道。话音未落,只见内堂门缓缓开启,李言庆一身素装,缓缓从内行出。算起来,李神通和李言庆上一次见面,还是在荥阳的时候……一眨眼,就是六载光阴,李言庆看上去成熟了许多,虽依旧清秀,但眼眉间却并未有太多的改变。若说改变,最大的变化就是李言庆开始蓄须了!颌下的短须令他多了几沉稳干练之气,举手投足间,更令李神通感受到了一种无名的压力。“郑王!”“六叔,别来无恙。”“你……”李言庆摆摆手,淡然一笑道:“六叔,你且听我说。今日凌晨,赵王鸩杀陛下,试图夺取皇位。然六叔您深明大义。及时赶到,于玄武门诛杀赵王……”“你说什么?”“六叔,你别急……此事为许多人亲眼所见。包括中书令裴寂裴公、陈国公窦抗窦大将军、尚书省左仆射封伦封大人,都可以证明。”李神通的脸色,惨白如纸。他怔怔的看着李言庆,好半天也说不出话来。“卢胤!”“老奴在!”随着李言庆一声轻喝,从宗庙的门口暗影处,走出一个黑衣内侍,正是刚才给李神通引路之人。他手中捧着一本奏折,站在李神通身边。李言庆道:“陛下早已觉察到赵王的狼子野心,只是苦于无机会昭告天下。他留下这份密诏,转交六叔,并敕令六叔尽快招小侄返回长安……这可是陛下亲笔所书。”那奏折上,写着‘速归’两字。而奏折的内容,则是由李道玄呈报李言庆在襄州时的行动。看日期,正是李世民发动朱雀门之变的日子……李神通不禁苦笑!看起来,李言庆早已做好了谋划,自己现在已没有了其他的选择。“养真,你欲何为?”“我?”李言庆笑了,“六叔你会招小侄回京平乱,然后向天下诏告赵王的罪行,并扶立安陆王李承道登基。六叔和小侄共同摄政,待陛下成人之后,自会还政……六叔以为如何?”李神通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凝视李言庆,半晌说不出话来。摄政王?这可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即便是李神通,也有些动摇了!李言庆道:“今天下方定,实不宜再生战乱。安陆王乃太子嫡子,荣登大宝名正言顺。唯有如此,则可使我李唐江山持续稳固。太子所属也好,秦王部将也罢,都不会有太多的怨言……而此后小侄主外,六叔主内,我李唐江山,必可千秋万代。若六叔有别的想法,小侄也愿听从。只是这漠北突厥肆虐,西域吐蕃兴起,大食蠢蠢欲动。而辽东地区,还有那新罗百济,也不可等闲视之。小侄担心,若中原兵戈再起,势必会引发更大动荡,于我李唐江山不利。何去何从,小侄唯六叔马首是瞻……”李神通看着李言庆,突然间笑了!“九哥好福气啊!”他说的九哥,就是李言庆的父亲,李孝基。李神通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赵王残暴,弑父杀兄。本王奉旨杀贼,但终还是迟了一步……今当昭告祖先,敕令郑王李言庆即刻率部回转长安,总理国事。七日后,由安陆王李承道继承皇位,晋王李神通、郑王李言庆辅政,摄政天下!”说完,他转身向宗庙外走去,再也没看李言庆一眼。随着宗庙大门缓缓开启,李神通走出宗庙。李言庆也慢慢站起身,脸上的笑容随之消失……“卢胤,传我命令,命薛仁杲为中护军,总理京畿兵事。窦奉节为左护军,协助薛仁杲、薛万彻为右护军,掌灞桥大营!未得我之手令,任何人不得调动兵马……命姚懿,火速进军,务必于天黑之前,抵达新丰。薛仁越立刻随我出城。”卢胤立刻应命,躬身离去。李言庆则转身走进内堂,看着祖庙祭台上供奉的灵位,许久后突然一笑,走到一个香案前,打开一个盒子,从里面取出一块令牌,摆放在祭台中央。爹,用不了多久,您就可以名正言顺,位列其中了!而后,李言庆在祭台前跪好,叩首三下。再次站起身,他迈步走出内堂,挺胸昂头,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自古以来,这历史就是由胜利者书写!在千百年后,当人们谈起这一段历史的时候,不晓得又会给自己一个怎样的评价呢?但不管怎样,既然这。甚至已经写了出来,可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就此结束,否则有画蛇添足之嫌。怎么说呢?也许是老新的一个写作毛病,不太喜欢做出太详细的结局。这一点从恶汉开始,就一直如此,总喜欢留下一个悬念……这毛病很不好,俺自己也知道,可不知为什么,总是改变不来。篡唐总体而言,在前四卷都是满意的。但是从第五卷开始,就陷入进了一个瓶颈。老新曾试图接触一个新的视角,可现在看来,似乎并不成功。从这本书里,老新还是收益良多。但到了后期,一方面是家里的事情折磨的我无法安静下来码字,另一方面则是老新自己的问题。原以为研究了一年,对隋唐史应该能掌控住,可直到写的时候才发现,越往后写,特别走进入武德年间后,似乎就有些无法掌控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