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遵旨!”
说实话,王承恩嘴里应承着,心里却是崩溃的。
唉,我的皇爷诶,难道你心里没点数吗,不知道皇宫内库情况吗?
天启帝的标准是咱能比照的?
人家那可是有九千岁魏忠贤在四处搜刮钱财支撑着。
要是这般做法,不需两个月,整个大明皇宫必然揭不开锅。
难道是想把皇宫所有的物件全部卖光不成?还是说,内库今后再也不补贴前线军饷了?
“大伴,朕要重开锦衣卫、东厂,你愿意成为朕的魏忠贤吗?”
下一刻,耳边又传来皇爷轻柔却又坚定的声音,可对他来讲不啻于惊雷,差点委顿在地。
“皇爷……老奴……”
王承恩被吓得讲话都不利索了。
要知道,魏忠贤魏公公可是被您老人家铁腕铲除,也是您老人家引以为傲的得意之作,如今怎么突然大转弯?
这也未免太过匪夷所思了,难道皇爷变了?
卧槽,崇祯皇帝一看不对劲,魏忠贤臭名远扬,王承恩这个老家伙好像有点抵触。
那可不行,换了其他人,朕信不过。
必须忽悠他热血沸腾,主动钻进笼子来,承担骂名和重责。
自己虽然可以强行命令他,但这主动和被动间的能效差距太大。
大不了,以后多多补偿他。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崇祯皇帝低叹一声,凝望着王承恩不解的目光,痛心疾首地说道:
“大伴,朕悔不听皇兄之言,以至于大明落在现在如此不堪地步。”
他知道,前任崇祯皇帝的心思瞒不过身旁的这些大太监,尤其是长期陪伴的王承恩。
他思想变化如此大,也委实不怪王承恩犹豫不决。
“大伴,你知道吗,凤阳皇陵被掘数月,反贼剿而不绝,朕一直在反思,缘何皇兄如此聪慧之人,却纵容魏忠贤祸乱朝纲?”
这个问题王承恩没想过,也不敢想,只能摇头表示不知道。
崇祯皇帝一口饮尽杯中酒,板着手指数道:
“目的有三。
一为钱。
其实皇兄知道,若在太平盛世,魏忠贤就是个地痞、老狗、奸人,但很遗憾,他处在一个乱世将至的时期。
这时候,不需要仁义道德、不需要孔孟说教,需要的只是苟延残喘。
这时候,就需要地痞、老狗、奸人……
只要他能够耍无赖把钱搞来,有钱赈灾,让边军有战斗力,让大明撑下去就行。
二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