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国上下对于造船十分反感,因为元朝出兵日本不仅要借道高丽,而且一定会要求高丽出兵参战,势必给高丽国带来沉重负担。
但迫于元朝的淫威又不敢不从,只能屈服。《高丽史》中记载:造船“期限急追,疾如雷电”,“民甚苦之”。
高丽国造船的技术本就比中国江南沿海差了一大截,再加之时间紧迫,全国上下又被逼无奈,心中都是老大的不情愿,造出这船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1274年10月3日,征东元帅忻都统率蒙汉军两万人、高丽军五千六百人、水手六千七百人,自高丽国合浦(今韩国庆尚南道昌原市)出发攻日。
由于元军甲轻善骑、力大勇猛,战争最初还算顺利,打得日军连连后撤,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战绩。
但不擅长山地作战的元军却在九州岛崎岖的地形中受阻,在日军的顽强抵抗下损失惨重,征东左副都元帅刘复亨中箭受伤,元军只好撤到船上。
谁知当夜突然刮起猛烈的台风,一夜间竟然刮翻了元军两百多艘兵船!狂风暴雨,雷电交加,海上又一片漆黑,落水的士兵根本无法相救。
主帅忻都怕日军乘机来袭,下令冒雨撤军回国,此战元军死亡士兵一万三千余人。
战事失利的元朝转变了态度,派出使者前往日本谈判。
但日本的态度却非常强硬,两次下令将元朝派来的使者杜世忠、何文著等人斩首。忽必烈气急败坏,开始积极筹划第二次进攻日本。
元至元十六年,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崖山海战后,南宋政权灭亡,蒙元最终统一中国。
这一次忽必烈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从江南沿海地区募集了大批造船工匠,让他们带领着高丽的民夫再次建造战船。
可是这些来自江南的工匠刚刚经历了锥心刺骨的亡国之痛,又怎么会心甘情愿的为蒙古人造船?
于是,江南的造船工匠和高丽的民夫们把为元朝造船当成了泄愤解恨的好机会,携起手来狠狠的摆了忽必烈一道。
蒙古人对于战船几乎是一无所知,但是没有一个造船工匠告诉他们什么样的战船适合海上航行。
中国的造船技术在宋朝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造船的规模、质量和数量都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
宋代时技术已经很成熟的那种“上平如衡,下侧如刀,贵其可以破浪而行”的福船一艘都没有造,造的全都是平底河船。
这种船虽然采用了当时较为流行的水密隔舱设置,但却没有横向肋骨结构,强度相对较差,遭遇剧烈撞击极容易解体。
此外,船只还采用了“鱼鳞式”船壳结构,船壳板采用搭接方式,这种结构在巨浪冲击之下就会成为一堆木板。
这样的船型再加上造船工匠们故意的偷工减料、粗制滥造,一艘又一艘的战船就这样造了出来。
虽然元军第二次进攻日本也使用了许多从南宋水师那里缴获来的战船,但宋朝水师从来不曾出海远航作战。
屈指可数的几次海战也都发生在近海,所以他们的战船也都是以平底河船为主。
()
。
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