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楧抬眼看了看这个标致的小丫头,只见她也是一袭盛装,显然是精心打扮了,只见她走到床边,盈盈跪下,丹唇轻启,娇声道:“是,奴婢一定尽力服侍大王。”
朱楧今天确实很有感觉,而自己怀了孕的妃子又不能动,所以只能那这个小丫头来发泄了,虽然很邪恶,但他已经习惯了,谁让咱是王爷呢?
绿萝服侍完朱楧之后,就盈盈地退了出去,还是将时间和空间都留给了朱楧和迪丽娜扎两个人。
第二天,蜀王朱椿和庆王朱栴的使者来了,他们各自带了一封密信,二位王爷在信上不约而同地问道西边帖木儿的情况,并且表示,父皇既然有令,说一旦帖木儿与大明开战,肃王可以节制蜀王和庆王的部队,那他们就肯定会遵从父皇的命令,将自己的国家军队交给朱楧。
朱楧看完信后淡淡一笑,自然明白他们是什么心思,朱元璋下达这封命令之后已经有好几年了,这几年都没见他们有所表示,今天反而格外殷勤,岂不是很奇怪?他们肯定是嗅到了朝廷散发出来的危险信号,转而向朱楧寻求保护来了,这样也好,自己就趁此机会,扩展自己的势力。
朱楧款待了两位使者,亲笔给两位兄弟写了封回信,并在信上邀请他们来肃国访问,共同商量对付帖木儿的事。
各类事件安排妥当之后,朱楧又开始了紧张的练兵和筹集粮草的工作当中。
转眼到了建文元年四月,这一个月又接连发生了三件震惊朝野的大事,那就是皇帝一口气削了齐王、湘王、代王三位亲王,废为庶人。
原来,允炆自从废掉周王之后,也是怕打击面太大诸王会有什么反应,先暗暗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其他的藩王没有对自己产生明显的敌视态度,反而有不少人暗表忠心,而天下臣民都齐声颂扬自己大义灭亲,执法无私,舆论对削藩大大的有利,就趁热打铁,一口气削了三个亲王的爵位,同样都是废为庶人。
齐王和代王的反应跟周王一样,都是哭哭泣泣一番了事,只是朝廷的使者到了湘王府上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
湘王朱柏是朱元璋的第十二个儿子,是朱楧的兄长,洪武十一年被封为湘王,洪武十八年就藩于荆州,他爱读书,每天学习学到很晚,膂力过人,弓马刀枪无一不精,可谓是个文武双全之人,曾经带兵平定过常德和古州的叛乱,也算是有一定的功劳,信仰道教,给自己取了个外号叫“紫虚子。”
这位湘王虽然文武全才,孔武有力,不过估计也仗着自己亲王的身份做了不少出格的事,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私自印钞票。
这一点在古代形同谋反,你印的钱多了就可以收买人心,收买了人心就可以造反,反正古代的皇帝们都是这个逻辑,动不动就把你往造反这件事情上靠,因为江山毕竟是自己的,如果自己的老婆一样,是绝对不能让别人染指的。
这位湘王也是个硬骨头,朝廷的使者来到王府门前的时候,他没有开门迎接,而是将自己的老婆孩子还有手下都召集起来,谈笑风生地说道:“我亲眼见到很多在太祖手下获罪的大臣都不愿意受辱,自杀而死,我是高皇帝的儿子,怎么能为了求一条活路而去受那狱卒的侮辱呢。”
所以就紧闭宫门,全家自焚而死。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个堂堂的亲王都被逼的自杀了,无论如何都会让人感觉朝廷的手段太辣,此时就连平时对朝廷的削藩十分支持的一部分百姓也开始觉得朱允炆做的过头了,都是一家人,何必呢?
那些藩王们就更不必说了,彻底放弃了对朱允炆的幻想,转而自己想办法自保,庆王和蜀王两个人想到的是肃王朱楧,因为他们离朱楧比较近,又有先帝的明令,就投靠了朱楧求保护,而其他的藩王就都将目光投向了诸王之首的燕王朱棣。两个月后岷王被削,废为庶人,这件事已经对他们造不成什么冲击了,因为他们已经彻底放弃了对朝廷的幻想,开始联合起来以求自保了。
北平燕王府内,朱棣忧心忡忡地坐在内殿内,在他旁边侍立的大师姚广孝又在不厌其烦地劝他造反,道:“殿下,现在形势很明显了。皇帝意图废掉所有藩王,独享天下。你再不有所行动,怕是只能跟之前那几个王爷一样,被废为庶人,从此隐姓埋名的过一生了。”
朱棣还是没有说话,坐在椅子上,搓着双手,过了良久才慢慢说道:“他现在民心所向,老百姓们都夸他是个大义灭亲,广布仁政的好君主,本王就算造反,能成功吗?”
谁知姚广孝对这个问题不屑一顾,鼻子冷哼了一声,道:“我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太祖高皇帝分封诸子为王,用意就是让你们领兵在外,好震慑朝中的奸臣,故而给了你们很大的权力。尤其是你们这九大塞王,我大明的八十多万边防军几乎都在你们手里控制着,这就是天赐洪福于殿下。”
“殿下是藩王,应该知道我大明的军队不过一百二三十万人,除去这八十万边防军,朝廷手里能有多少部队?能派来打殿下的还能有多少?”
“殿下所忧虑的不过是其余的藩王心向朝廷,待用花言巧语骗得殿下起兵之后,再发兵攻打殿下,好借此向朝廷邀功。可是现在,朝廷削藩的手段如此狠辣,甚至都把湘王逼死了,所有的藩王早就人人自危,不再对朝廷抱有幻想,他们现在巴不得有人起来反抗朝廷呢,他们也好借着这个人的力量,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殿下是诸王之长,势力也是最大的,这个时候若是能登高一呼,以清君侧,恢复祖宗家法为名起兵,那天下藩王肯定会响应,最起码会暗中帮助殿下,这样以来,朝廷孤危,就算拥有民心有什么用?殿下兵锋所致,那些老百姓还不得望风而降,箪食壶浆以迎殿下?殿下赢得战争之后,便是首义功臣,那这皇帝的位子除了你能做,谁还有资格做?”
“记得肃王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从来都不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而是得天下者得民心,元末乱世之中就属张士诚最得民心,结果怎么样?隋末乱世之中,窦建德也很得民心,结果怎么样?”
“殿下,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强者为王,现在所有的藩王都在站到了朝廷的对立面,这个时候可是朝廷最弱的时候,殿下握有北平附近的二十万大军,又有节制沿边兵马之权,这是殿下最强的时候。这个时候起兵才是最好的时机。否则,等到朝廷调整了政策,和藩王缓和了关系,重新将他们拉拢了过去,再渐渐地削了殿下的兵权,那殿下就成了笼中之鸟,案板上的肉,便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任人宰割了。这就是天道,天道不可违背,否则必受其咎。”
“唐诗有云:‘时来天地皆同力,远去英雄不自由。’时机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记得老衲曾经跟殿下说过,要殿下韬光养晦,积蓄实力,等待一朝风云际会便可一飞冲天,现在风云已经来到,殿下却为何不敢振翅高飞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