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定计策蔡攸掌权谋利益父子结仇
第二天早朝,君臣的礼节刚完毕,徽宗就让邓应保在众大臣面前宣读了宋廷与梁山签定的招安文本。因蔡京身体抱恙,这个文本无有大臣异议,梁山招安成为了现实。
早朝一过,徽宗就在御书房里诏见了道仙。
“国师啊,昨天的事情让朕惶惶不安、胆战心寒,时至今日还心有余悸、骨寒毛竖,若不是国师的计谋、策略,宋江就逃不出京城,不但梁山招安大计功亏一篑,还会增添新的仇恨。”
道仙摇了摇头说:“道仙身为宋廷国师,为皇上排忧,替朝廷解难乃是道仙的本分之举,不值一提,倒是蔡京的两个儿子,关键时刻会有如此忠义的举动。。。。。。”
“国师说的可是蔡攸和蔡鞗。”
王道仙点了点头,说:“蔡攸和蔡鞗对父亲不顾社稷安危,不管百姓死活的行为极为不满,探知父亲欲杀宋江的阴谋时,蔡攸寻机告诉了本道。”
徽宗长长地叹了口气,十分难过地说道:“蔡京‘致仕’回廷,朕急想利用新党变革的成果来树立皇帝的威信,从而击溃旧党对自己的傲睨一世。没有想到的是压下了旧党,抬高了新党,蔡京的势力越做越大,根本就没把皇帝放在眼里,懿肃贵妃生前的断言:一味地纵容新党,怕是压下了这头,又抬高了那头,得不偿失啊!时间长久了,会遭损社稷之语如今成为了现实,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有此结果,乃是赵佶的自作自受。”
见徽宗悔不当初、难过流泪,王道仙劝说道:“蔡京势力虽然很大,但也不是铁板一块,高俅的表现就可见一斑。”
“国师的意思是:分化蔡京的阵营。”
道仙又说“待到蔡京势力对皇上和朝廷构不成威胁的时候,皇上要他圆就圆,叫他扁就扁,不过,皇上要将一人的官职提升到与蔡京职务相当的位置上来。”
“国师说的是谁?王黼吗?”
“王黼能行吗?他就是个宵小之徒,比蔡京还要坏上百倍。”
徽宗惊讶地说道:“国师对王黼持有偏见,依朕看来他值得信赖。”
道仙的头摇得像似拨浪鼓,“王黼的为人,皇上定然会有看穿的一天。”
“那要提谁?”
“提蔡攸,蔡攸是蔡京的二子,怎样提他,太师都不会反对。当蔡攸的权利大到能与父亲抗衡的程度,试想他们父子会如何抗之?”
徽宗十分担忧地问道:“万一他们父子联手,这大宋朝廷不就姓蔡?”
“皇上多虑了,蔡攸对皇上只存感激,不存二心。”
不久,徽宗就将蔡攸拜为了领枢密院事,赐蔡攸府邸,令国师给蔡攸说媒,迎娶了青楼老鸨李蕴侄女——胭脂,蔡京先是竭力反对,无奈道仙是禀承了皇帝的旨意,若不迎娶胭脂姑娘便是抗旨不遵,就是杀头大罪。
对道仙的帮助,蔡攸万分感激,他将国师看作是自己的再生父母,唯命是从、马首是瞻。
皇上将朝中之事,给予蔡攸来管理,蔡京被徽宗渐渐地淡出了官场。宋江遇害后,徽宗与蔡攸一起按照道仙的主意将权倾朝野的蔡京逼到了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