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暗战什么 > 第18章(第1页)

第18章(第1页)

戚文彰观察到,周洁妤虽然也住在友谊宾馆,但是她吃饭都是去中方人员和工人去的大食堂。戚文彰发现她吃饭的时候,总是去得最晚,也就是食堂里面没有什么人的时候。那个时候,食堂里面的饭菜往往是差不多卖光了。她有什么就买一些什么从来不抱怨,然后就独自一个人坐在没人的大桌上吃饭,一边吃一边看书。

戚文彰买好了饭故意等着她,她坐下吃饭的时候就走了过去,坐在她的身边。周洁妤对戚文彰有礼貌地笑笑,但是那笑容十分勉强,倒是显露出别人侵入她的领地似的。戚文彰并不介意她的表情,而是随意地问:&ldo;你怎么不跟大家一起吃饭?&rdo;

周洁妤:&ldo;我喜欢清静,尤其是吃饭的时候。&rdo;

周洁妤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些不礼貌:&ldo;我不是说现在。&rdo;

&ldo;现在有什么区别吗?&rdo;

周洁妤:&ldo;我不喜欢餐厅里面乱哄哄的。还有许多人抽烟。&rdo;

戚文彰点点头表示理解:&ldo;既然是这样,那你为什么不在宾馆吃饭?&rdo;

周洁妤:&ldo;我还是跟大家一起吃饭好。&rdo;

戚文彰笑着说:&ldo;可是实际上,你并没有跟大家一起吃饭啊。&rdo;

周洁妤:&ldo;我也不喜欢跟专家吃饭。&rdo;

&ldo;为什么?&rdo;

&ldo;有的外国人总喝酒,喝了酒就胡闹。&rdo;

戚文彰装作好奇地问:&ldo;我过去也听说过俄国人喝了伏特加之后就开始说实话。&rdo;

周洁妤笑了:&ldo;这儿有一个专家,平时说话满口伦敦绅士风格,结果喝醉了酒的时候,冒出了美国纽约腔调。&rdo;

周洁妤看似闲谈的话,对于戚文彰来说确是极为重要的情报。试想,这里的专家或者是德国或者是英国国籍,但是如果冒出来美国腔,则说明他隐瞒了自己的美国身份。戚文彰先是哈哈大笑,笑声没有停止的时候,突然若无其事地问:&ldo;结果呢?&rdo;

周洁妤突然意识到自己说得多了:&ldo;啊,不说这个了,当事人都为这个不高兴了。&rdo;

1964暗战原子弹(一)(25)

戚文彰没有继续追问下去。因为在周洁妤负责的专家当中,只有三个英国人,调查出来谁那次喝醉了并不困难。而且周洁妤主要是给瓦特担任翻译,所以,这个她不愿意透露的人究竟是谁也相当清楚。

不管周洁妤给戚文彰透露这个趣闻是有意还是无意,这毕竟又给了他一个十分重要的佐证。

然而正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汪沪生悄悄地找到戚文彰,他说有人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北京化工研究所来核实他和戚文彰的身份。戚文彰在这里是以汪沪生的同事身份出现的,在临出发之前,他通过化工部的吴局长跟研究所的人事处打了招呼,如果有人询问戚文彰这个人,就回答是研究所的工程师。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到人事部门核实一个人的身份是政府部门搞外调的途径,而其他的人却不是这样。电话打到了化工研究所的传达室。传达室的人只知道汪沪生而对戚文彰却不知其人。据汪沪生追问传达室的人员,传达室说来电人是一个女性,普通话口音。

敌人也没有停止对戚文彰的反侦查。现在调查工作还没有正式展开,敌人已经开始反击了。而更为严重的是,看来敌特在这里已经站稳了脚跟,甚至发展了中方人员为其服务。而这个女人是谁呢?目标也很明显,就是周洁妤,兰化的唯一女翻译。周洁妤是敌特的外围?

抑或她是一个潜伏的特务?

戚文彰现在还面临另外的困难,现在立案,许多情况还仅仅是怀疑。一个外国专家业务不精,或者拿着英国护照却讲美国话,即使表现可疑,但是并不能够说明他是特务。戚文彰需要更为确实的证据才能动用中国的反谍力量。而恰恰在这个时候,他又感到对手在不断地给自己施加压力。他感到焦急但是又没有办法行动。

也就在这个时候,情况急转直下。一个惊天的特务行动在戚文彰的眼前出现了。

9台北中山路三段,有一个并不起眼的门脸,那里是一个叫&ldo;西方公司&rdo;的所在地。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个外国人开的西方公司究竟做什么买卖。到今天人们才知道,那个西方公司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台北的秘密办事处。

这天一个叫陆子明的年轻人正在接受面试。当时他也是一个热血青年,怀着三义的理想,肩负着&ldo;光复大陆&rdo;的神圣使命参加了位于阳明山的训练基地,那时他们叫&ldo;单训室&rdo;,直接负责他们的长官是一个身材胖胖的中年人。在那里,他们的主要训练科目是野外生存和狙击。他知道自己将被派遣到中国大陆,在那里组织并且发展游击队,配合大军。陆子明是一个退到台湾的国军军官收养的战友遗孤,从小受到了教育,他决心成为一名坚定的急先锋。

在学习班,他各项考核都是全优成绩,一下子就被看中。那个长官亲自请他吃饭,这个时候他才知道,长官就是蒋经国。席间陆子明问蒋经国:&ldo;如果我为国捐躯,我的母亲怎么办?&rdo;蒋经国回答:&ldo;令慈就如同我的母亲一样。&rdo;陆子明十分感动,表示以死报答知遇之恩。

今天的陆子明居住在美国洛杉矶大区蒙特利公园市一个普通的老人公寓里,回忆起过去的事情也是感慨万千。他为了&ldo;&rdo;效命,在中国大陆关押了十四年,获得特赦之后,却回不了家门,台湾当局竟然不准他入境。要不是那天在面试中,他记下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台北的一个负责人雷克&iddot;莱恩的名字,他今天可能还要浪迹天涯。美国人的确在中央情报局的记录中查到了他的名字,于是特许他移民,在南加州华、越、棉、寮移民聚集的地段安下一个小窝,安度余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