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抗日从战术穿插到火力覆盖的 > 第77章 青龙镇根据地(第1页)

第77章 青龙镇根据地(第1页)

黄家的事情发生之后,减租减息政策在青龙镇的推广就顺利了许多,有的大户人家甚至主动响应号召,将租子调到了五成。

与其好人让八路军去做,还不如自己去做,果然为自己的家族赢得了好的口碑;

什么林大善人、李大善人、王大善人都出来了,最重要的是八路军也认可。

地主和佃户的矛盾得到了缓和,庄户人家劳动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一亩地多打个三五斗,减租的损失又弥补了不少。

在三连的政策感召下,减租减息在一个月内就推广到全镇,期间三连二排出兵青龙镇,将镇上的几个鬼子全部消灭;

至此,三连的根据地扩展到整个青龙镇和邻近的几个村庄,总人口3万余人。

云峰村的模式很快就推广到各村,每个村都成立了民兵连(排)、妇救会、村委会,青龙镇抗日自治政府也成立;

由于缺乏地方管理人员,所以暂时由三连军管,沈振华兼任镇长,林辉任副镇长,协助沈振华处理政府杂务。

三连也趁机扩充了不少人员,俘虏的伪军、黄家护卫队成员,去掉一些老弱病残后得兵100余人,每个排又增加了一个班。

在沈振华的坚持下,三连的扩军一直保持谨慎态度,宁愿藏兵于民,也不愿多养部队。

现在三连的四个排总兵力已经过千,每个排加上排部220人,侦察班40人,机炮排扩充到100人,辎重班40人,连部40人。

装备九二重机枪6挺、飞雷炮6门、每个排12挺轻机枪,人手一支步枪,子弹充足。

连部、二排、机炮排驻镇上,一排驻飞龙寨,三排、四排以班(组)为单位深入到各村训练民兵,带着民兵和老乡造地雷、挖地道;

村和村之间也建立了密切联系,反扫荡时可以协同作战。

华夏自古以来政权不下县,乡、村一级都是由乡绅统治,表面上说是无为而治,实则权力都在族长、乡绅手中,他们甚至可以私设公堂,决定民众的生死。

妇女的地位更是低下,买卖妇女、打骂妇女,甚至动不动浸猪笼、活祭河神等;

村委会成立后就接管了之前由乡绅、族长掌控的权力,废除浸猪笼、私设刑堂等封建残余。

成立妇救会逐渐解放妇女,主张男女在政治上平等、婚姻自由,严禁买卖人口,兴办夜校,将八路军的相关政策不打折扣的推广到各村,逐步打造一个军民一体的抗日根据地。

青龙镇上有常住人口3千余人,这是一个建在陉道上的小镇,没有铁路,只有一条通往阳城的官道穿镇而过。

之所以能聚集人口成镇,一方面是陉道在青龙镇段最开阔,南北有数百米宽,东西长约五公里;

地势相对平坦,拥有大量可耕种土地,另外还有一条西东走向的河流。

镇上依然以小农经济为主,没有现代工业,只有一些小作坊和商铺,另外还有一所学校;

因为连接阳城和安顺城,过往的客商比较多,镇上的商铺就有了存活下去的条件。

太行山陉道众多,最着名的自然是太行八陉,青龙镇所处的只是一条不出名的小陉道,两侧的山地内散落着大大小小几十个村庄。

现在这些村庄全部成了三连的根据地,但对于人口更加集中的青龙镇,三连并没有过多的涉及,原因就是三连还没有完全控制小镇的实力;

一旦鬼子来扫荡,他们就会撤到大山里去,为了不给小镇居民带去灾害,沈振华和朱日东商量过后决定暂时只驻军,不深入发展。

民兵训练推广到全镇后,装备不足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

现在三连的装备除了满足主力部队使用以外,大约还有500多支步枪富余,而且都是土匪、伪军、黄家护卫队淘汰下来的杂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