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可见,克罗齐从两方面阉割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一方面是用&ldo;相异面&rdo;来代替&ldo;对立面&rdo;。心灵活动既和真实世界等同起来,而心灵活动的四阶段之间的关系既只是两相异面中高度包含低度的关系,而不是对立面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那么,真实世界的发展也就不是依辩证的程序而进行了。这就无异于根本抛弃了辩证法。另一方面是用概念上的依存来代替实际发展中的两对立面由矛盾斗争而达到的统一。克罗齐也承认每一个相异面(例如美)本身是与它的对立面(例如丑)的统一。但是他把这个关系理解为在概念上这一面不能离开那一面而思议,而获得意义,并没有认识到这一面和那一面在实际上须经过斗争才达到统一,例如美虽包含丑为其对立面,但美也须克服丑而后才能达到与丑的统一。所以克罗齐所理解的相异面本身的两对立面的关系仍只是高级包含低级的关系而不是真正的辩证发展的关系。根据克罗齐的思想体系,无论是心灵世界还是真实世界都不可能有发展,因为根本没有发展的推动力。&ldo;没有推动力的发展&rdo;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只说&ldo;心灵本身就是发展的&rdo;并没有解决&ldo;何以有发展&rdo;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ldo;相异面&rdo;与&ldo;对立面&rdo;的对立根本就是荒谬的。像毛主席在《矛盾论》里所指出的,&ldo;差异就是矛盾&rdo;(2),差异可以&ldo;激化为对抗&rdo;。克罗齐的错误正是毛主席所批判的德波林学派的错误,这种错误的社会历史根源,就克罗齐的情况来说,在于帝国主义时期阶级斗争日益激烈,统治阶级为着巩固现存秩序,必然要反对须经过矛盾斗争而后可以得到发展的学说。所以克罗齐提出&ldo;相异面&rdo;与&ldo;对立面&rdo;的分别来阉割黑格尔哲学的&ldo;合理内核&rdo;,即他的辩证法,在客观效果上只能是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现存秩序辩护。这是和他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是一致的。如果我们研究一下他的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就会对这一点看得更清楚,因为四种心灵活动的承续是循环的,如滚雪球,虽是在滚,虽是愈滚愈大,而滚来滚去,却还停留在原地不动。(3)
二克罗齐的基本美学观点
既已这样约略评介了克罗齐的哲学体系,现在就可以进一步来评介他的美学观点。他的全部美学观点都从一个基本概念出发:直觉即表现。为着使眉目醒豁,我们最好就这个基本概念所肯定的东西和所否定的东西两方面分开来谈。先谈他所肯定的一些原则。
1.直觉就是抒情的表现:上文已经提到,直觉是最基层的感性认识活动,它所产生的是个别事物的意象,所以它其实就是想象(或形象思维),或意象的形成。例如直觉到太阳红,心中就有了一个红太阳的意象。我们对此并无异议。不过我们说,心中的红太阳的意象是现实界红太阳的反映,而克罗齐却说,这红太阳的意象就是红太阳的存在,是由直觉创造出来表现人的主观情感的。这&ldo;情感&rdo;就是物质(材料),&ldo;感受&rdo;,&ldo;被动&rdo;或&ldo;自然&rdo;。还未成为认识的对象,即还未经心灵综合或直觉,还没有形式。一旦心灵对它起了直觉,这直觉就初次显出心灵的主动,这主动就施展在赋予形式于本无形式的情感上。在获得形式的同时,情感就转化为意象或认识的对象。所以在克罗齐的词汇中,说一种情感&ldo;被直觉到&rdo;,&ldo;被认识到&rdo;,&ldo;得到形式&rdo;,&ldo;成为意象&rdo;,&ldo;被对象化&rdo;和&ldo;被表现&rdo;,其实所指的都是同一回事。
上文也已说过,问题的关键在于直觉的来源。我们说直觉反映客观现实,克罗齐否定了客观现实,于是就说直觉表现主观情感。我们可以理解,因而可以接受,在特定的情况下,某些直觉到的意象可以表现情感,这就是一般所说的&ldo;情景交融&rdo;;但是我们无法理解和接受:在一切情况下,一有了直觉,有了意象,就有了情感的表现。我们对许多事物形象的察觉,心里都要起意象,可是有些意象并不表现任何情感。我们尤其不能理解主观情感如何能凭直觉创造出客观事物的意象乃至于客观事物的本身。这种凭心灵活动来产生现实世界的主观唯心主义企图是克罗齐的全部美学观点的病根所在,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
现在回到克罗齐的推演。既然直觉就是表现,既然直觉所表现的就是情感,一切直觉就当然是&ldo;抒情的表现&rdo;,从此就过渡到克罗齐的第二个肯定。
2.直觉即艺术:逻辑的线索是很明显的,直觉和艺术都等于&ldo;抒情的表现&rdo;,直觉当然就是艺术了。这个等式的涵义很多,其中一个涵义是艺术作品要完全在心中成就,这一点留到下文讨论传达问题时再谈。另一个涵义是人在以直觉的方式认识一件事物或是对事物有了一个意象时,就已完成了一件艺术作品,一切基层感性认识活动都是一种艺术创造。我们既已否定了一切意象都是情感的表现,所以也就不能承认一切直觉或想象都是艺术活动。不过克罗齐从这个等式所推演出的另一结论却有些片面的道理,那就是把艺术活动看作尽人皆有的一种最基本而且最普通的活动。人人既不能离开直觉,即不能离开艺术活动。人既是人,就必有几分是艺术家。依克罗齐看,大艺术家和我们平常人在这一点上只有量的分别(他们是大艺术家,我们是小艺术家),而没有质的分别(同用直觉)。&ldo;人是天生的诗人&rdo;。如果人类之中只有一小部分人是艺术家而大部分人不是艺术家,那小部分人的作品就无法使大部分人去了解欣赏。我们说,这个看法有片面的道理,因为过去有许多文艺理论家(例如休谟在《论审美趣味的标准》里,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里)都认为只有少数&ldo;优选者&rdo;才有真正的判别美丑的本领,克罗齐抛弃了这种&ldo;精神贵族&rdo;的观点。在这一点上他继承了维柯的优良传统,但是这道理也只是片面的,因为量变到了一个限度必然要引起质变,不应忽视大艺术家与无艺术修养的人在创作才能上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