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华把自己买来的红酒打开来,给家人们都倒上。耿医生伸手挡住儿子的酒瓶说:
“我不喝你这高档洋酒,浪费,保不准谁能一辈子都喝上这高档酒,七上八下的,还不如安安分分喝我的小灶酒,踏踏实实,细水长流。”
老爷子话里有话啊。
随即,老爷子吩咐有美到自己珍藏了好几年的老酒坛子里舀了半瓶子小灶酒来。
老爷子习惯性的,一打开酒瓶盖子,先凑到鼻子下面嗅嗅,然后就着酒瓶抿一口,最后才下定决心要喝一般,倒了半盅放在餐桌上。
他对着这小灶酒是一副十分满意的表情,每一回都是这样。哪怕他此时的心情并不愉悦,他正因为少华的事而装着一肚子的官司,但他还是被酒香的气味诱惑着。
这小灶酒是移民街熊家的家酿酒,价格便宜,酒味醇香,是好酒。也是耿医生的最爱。
自少华有记忆以来,熊家就在他家隔壁酿酒卖,村里人逢年过节都买他家小灶酒。说是代代相传的传统酿酒坊,也不知从哪代开始传来,传了几代也不知。
移民搬迁后,熊家酿酒的小作坊搬到山上去建了酒厂。酒厂扩大了经营,由熊家大儿子经手。熊老汉死得早,熊家母亲带着儿子和女儿在移民新村经营小超市度日。
如今,小儿子在市里政府部门上班,女儿远嫁他乡。熊家母亲一个人守着超市,随着年岁增长,精力有限,超市就经营不了了。
大儿子怕老太太闲着难免孤寂,就送些小灶酒下山来给老母亲销售。老太太有事做就高兴,身心愉悦,赚不赚钱的无所谓,又不是养不起她。主要是满足老母亲一心想要自力更生的荣耀感。
现在年轻人都喜欢喝啤酒,但老一辈人多数都还在喝小灶酒。3块钱一斤,那卖酒的熊家阿婆大方热忱,甭管是装一斤的酒瓶还是装十斤的酒壶,总之每一次都把盛酒的容器装到满溢为止。
阿婆从不计较斤两亏折。人们总是过意不去地说:
“阿婆,你这样卖亏了,还赚什么钱啊?”
“没亏,能亏多大点儿呢?薄利多销嘛。”
熊家阿婆总是笑呵呵说自己是薄利多销,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每个人多舀了一二两酒,长此以往,不亏才怪呢。好在,熊家儿女都有出息,每人凑一点也能让阿婆过上小康日子的。
儿女有出息,阿婆在当地就十分受人尊敬。
耿医生从不喝熊家酿酒以外的酒,那什么高档的酒拿来也不换。堂屋的高柜上放着那瓶包装精美的五粮液,至少放置了六七年了,耿医生从来没有欲望去打开它。
那是少华的朋友来移民街玩时,特意买来孝敬他的礼物,说是一千五百块的。倒不是舍不得喝,只是他专一地爱着熊家的小灶酒。高档酒也不能让他变心,于是束之高阁,以供赏玩。
看大家都把杯中酒满上了,少华端起酒杯站起来对家人们说:
“爸妈,姐姐姐夫,长时间没有回来看你们,让你们操心是我不对。这杯酒我自罚一杯。”
“你啊,还晓得家里为你操心,周末就回来住呗,又不远。先吃饭吧,饿坏了吧?”
母亲拿起碗给儿子盛汤。母亲永远把儿子的饮食看得重于一切。
“你工作再忙不至于每个周末都加班吧?小假你也不回来,长假你也不回来,总不至于每一次放假都是你值班吧?说吧,你不要说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业余时间你都去哪里混了,混得自己姓啥都不记得了?”
耿医生可不惯着儿子,从少华进屋以来,他的脸色就没有放晴过。
父亲咄咄逼人,连珠炮似的问得少华无从遁形。他知道该是老爷子发威的时候了,他早预料到了。
于是,少华只好扭扭捏捏地说出了自己这段时间在谈恋爱的事情。他想起自己那句“我对女人不感兴趣”的话,感觉现在是在啪啪打自己的脸。越发无地自容起来,臊的满脸通红。
“看我说什么来着,这种事儿就会无师自通的嘛。爸还说咱家少华还需要教育教育才会谈恋爱。好啊好啊,哈哈。”
一向少言寡语的姐夫乐得话都比平时多说了几句。
“好了好了,哎呀,就该这样嘛。人家都当爹了,咱家少华也快了。”
“是谁家姑娘这么有本事,把咱家这头倔牛给降服了啊?”
“对呀,谁家姑娘,是做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