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汴京南衙校场,今日仿若炸开了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府尹衙门的捕快与禁军将士分列两侧,衣甲鲜明,威风凛凛。
衙门这边,钟都头扯着嗓子,指挥捕快们用生石灰粉利索地在场地上画出一道道醒目的白线,作为比试的标线。
禁军那头,校尉眼神冷峻,调度着一个虞候、一个军吏,还有个专报箭靶射击环数的唱筹兵,一切准备就绪,只待开场。
弓射之赛,分级严苛,依北宋旧制,按步数测距。
一步折合五尺,一步约是
31。68
厘米,换算下来,一步足有
1。584
米。
今日设三个档次:100
步间距,恰是
158。4
米,这是初阶;200
步,延展至
316。8
米,难度陡升;最远的
300
步,长达
475。2
米,堪称挑战极限,能在此距射中靶心者,必是神箭手无疑。
只因比试来得仓促,弩箭比试只得暂且搁置。要知道,弩车、弩床那般大型机械弓弩,威力虽猛,却需数人合力方能拉开,多用于沙场之上,远距离射杀冲锋的步兵。
据《宋史》所载,军中竟有能拉动九石弓弩的猛士,力量仿若千钧。
像蹶张弩,手脚并用,方能撑开;擘张弩,则纯靠臂力。
还有那赫赫有名的神臂弓,名为弓,实则是弩,射程可达
240
步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