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的记者范贵说:“你做得很好啊,高经理!你的报道播出后,我接到十几个电话,听众们说你的事迹非常感人。我还准备给你高经理搞个系列报道呢。”
“我可受不起啊,记者们……”高天佑苦笑道。
越娇英说:“今晚六点半,我台播了你的新闻,反响很好的。”
高天佑摇头笑:“你们的效果太好了,我老婆看了就给我打电话,哇哇地大哭……”
记者们大笑!
越娇英问:“是担心你了吧,高经理?你老婆对你……真实感情很深厚啊,很恩爱啊。”
“是的,她说,看了新闻,她担惊受怕的。我看你还是别拍好了……”高天佑带着感激,望着她笑。
何思咏说:“我们报上的文章,写得活,你夫人看了一定感动,不会受惊的。我能写的含蓄一些的。”
“高经理,我把你刚才说的话都录了音,很感人哟!”范贵拿出一个小录音机来,他长得像个胖墩,园头园脑的,同行们都叫他“胖墩”。
他放了一段录音,是高天佑刚才谈救洪军时的经过。
那声音和他平时说话时是一样的,大伙儿听着都笑了起来。
风越来越大了,浪头拍着子堤外的竹排发出剧烈的“砰、砰”的声响,就像冲锋枪打点射一样。
还有些竹排需要挂绑。高天佑便对记者们招招手:
“记者朋友们,不送啦,我还有任务哩,要加固竹排!”
“明天见,高经理!”记者们对高天佑挥了挥手,便跑起来,去追赶在前边的武海涛常务副市长。
这记者也很辛苦啊!
高天佑很同情又很佩服他们。
他也明白,与记者打交道是件好事情,许多人为了在仕途上有新发展,或说白了,是为了升官,不惜想办法交接记者。
请他们为自己写报道,搞宣传,捞取政治上升迁的筹码。
但高天佑却不愿这样做,如果不是在大堤上走不脱,,做人要本分,光靠报道能报出效果来?还是要踏踏实实把工作干好才行。少说多做吧。
他又拿起一把老虎钳子,继续绑挂竹排。
刚把两个竹排之间的铁丝横着拉牢,突然一个大浪劈头打过来,向成功没愣过神来,人一惊,往堤外一倒,滑入了江里。
在一旁的陆如蓝没想到会出这事,他马上去拉,但迟了一步,急得大喊:
“高经理”
十来个队员马上也跑过来,一齐喊:
“高经理,高经理”
“嗨”高天佑在水里探出头来,朝大伙笑,“我在这儿呢……”
陆如蓝一颗狂跳的心快奔出口了:“你,你,你……没事吧?”
“我在腰间拴了一根长一点的绳子,另一头系在竹排上,晚上风浪大,我作了准备的,怕被风刮进江里……”
高天佑朝堤边游过来,他手里的老虎钳子还攥得紧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