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又有新作品?京剧大家问题的解答!
实际上,一开始包国维想的作品是《泰坦尼克号。
1912年现实之中的泰坦尼克号,已经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沉没在了北大西洋的冰山面前。
1997年詹姆斯·卡梅隆将这个故事搬上了大荧幕之中,成为感动无数人的佳作。
这之间有太多的故事可以写了。
不论是萝丝对于爱情与面包的选择,还是主角的勇敢,抑或是悲剧性的展现出真实的人性。
这一部电影,若是能够改编成话剧,那也将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可包国维后来改变了这个主意。
一来是《泰坦尼克号这部片子能够爆火的原因,不仅仅是在剧情上面,还有众多由电影技术所积累而出的镜头语言艺术,再加上泰坦尼克号沉没特效,这些种种想要在舞台上复刻,实在是太过于困难了。
搬上电影荧幕?
如今的国内,连一部《教父都无法拍摄而出,更不要说是什么《泰坦尼克号了。
二来是对于当下时局的考虑,《泰坦尼克号这种展现爱情的片子,或许还是有一些不合时宜的。
相比之下,《肖申克的救赎这一部片子就好太多了,大多数场景基本上都是在监狱之中,并且他深刻的主题,在这个时代展现出来,也更让发人深省。
包国维将自己由后世《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改编而成的话剧剧情,对面前的尚小云和曹禺侃侃而谈。
“我想将时间线设定在北洋政府时期,这是一名不愿为军阀作事银行家安弟的故事。”
“安弟为了阻止北洋府对于民众的金融迫害,不幸被宪兵抓入了牢狱之中,某位军阀头目判定他为无期徒刑监狱之中,安弟经历了各种磨难与不公,但他始终保持着希望和尊严数年之后,安弟经过多年的策划,逃离了监狱,向众人揭露了军阀的腐败行径,并且加入到了南方孙先生的阵营之中,为了孙先生治下的国府经济工作添砖加瓦”
看到众人有些懵逼的眼神,包国维露出含蓄地笑容,稍稍有些没有底气。
毕竟,相对于原电影来说,将其改编为话剧实在还是有些难度。
不仅仅是镜头语言的不同,话剧也更加重视于个人表演,以及抒情意境的表达,而且,包国维还需要做许多本土化的改造。
这出来的效果,就有些心中没底。
但出乎意外的是,尚小云和曹禺对于这個剧本,似乎是很满意。
尚小云抿了一口茶,面露微笑说道:“按照秉文之描述来看,我觉得是一个十分新颖的故事,将舞台场景放在监狱之中,这似乎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情,角色于故事中身处最为黑暗的环境,却依旧能够保持心灵的救赎,坚持利用自己的智慧抗争!”
他打消了先前的顾虑,拱拱手说道:“先前我尚且对于秉文你有些怀疑,如今倒是心服口服了,包秉文的确是名不虚传!”
“先生谬赞了。”包国维在心里松了一口气,面上却是没有变化。
但曹禺的反应便是完全不同了,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取出了纸笔,一边听一边在上面写写画画起来,听到动容之处,还要在上面重点画出圈圈来。
他抬头说道:“秉文先生,这是一个极好的故事,救赎与抗争正是如今我国家之主题。”
曹禺脸上的神情不由得激动起来。
“自前清以来,我国家民族蒙受欺辱与剥削,抗争一直都没有听过,但是投降派的声音从来也没有小过,从这部剧集里面,不仅仅可以感受到跌宕起伏的剧情,甚至还可以告诉观众,咱们应该如安弟一般,永远不放弃生的希望,最终实现自我重生!”
曹禺这一通分析下来,包国维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