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上下五千年是正史吗 > 第55章(第1页)

第55章(第1页)

交通

全国陆上交通网的形成,始于秦朝。早在秦国出兵扫灭六国的同时,秦王就在着手平毁各地私筑的高墙壁垒,拆除妨碍交通运输的关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现了&ldo;车同轨&rdo;。全国车辆使用同一宽度的轨距,就意味着车上的主要零部件都有统一标准,更换迅速方便。

根据&ldo;车同轨&rdo;的要求,秦朝在把过去错杂的交通路线加以整修和连接的基础上,又耗费了难以数计的人力和物力,修筑了以驰道为主的全国交通干线。这项费时10年的工程,规模十分浩大,它以京师咸阳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将全国各郡和重要城市,全部联通起来。

秦朝驰道有统一的质量标准:路面幅宽为50步,约合70米;路基要高出两侧地面,以利排水,并要用铁锤把路面夯实;每隔三丈种一株青松,以为行道树;除路中央三丈为皇帝专用外,两边还开辟了人行旁道;每隔10里建一亭,作为区段的治安管理所、行人招呼站和邮传交接处。这样的大道遍布全国。另有一条专为抵御北方匈奴的&ldo;直道&rdo;,从咸阳北的云阳开始,途经黄河,直抵今包头市的秦九原郡。这是由名将蒙恬指挥修筑的,全长1800余里。此外,在南方还修了到两广和西南的&ldo;新道&rdo;。这样,就在全国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交通网。

通信网络

虽然秦王朝仅仅存在15年,但以惊人的努力完成了全国范围的交通和通信网络。随着道路的拓展,通信也更为快捷。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对邮驿通信的称呼都不一样,而秦朝则统一了邮驿称呼。秦朝把&ldo;遽&rdo;、&ldo;驲&rdo;、&ldo;置&rdo;等不同名目一概统一称呼为&ldo;邮&rdo;。从此,&ldo;邮&rdo;便成为通信系统的专有名词。在秦朝,&ldo;邮&rdo;负责长途公文书信的传递任务,近距离的另用&ldo;步传&rdo;,即派人步行送递。在邮传方式上,秦时大都采用接力传送文书的办法,沿政府规定固定的路线,由负责邮递的人员一站一站接力传达下去。

邮路沿途,都有固定的信使进食和住宿处所。这些休憩处或称为&ldo;邮&rdo;,或称为&ldo;亭&rdo;。有学者认为,这些称呼,是按不同的邮递方式来决定的,比如说,步递停留之处称为&ldo;亭&rdo;,马递站称为&ldo;驿&rdo;。其实,在秦朝时还不像后来那么严格。如为秦统一立下汗马功劳的名将白起,最后被迫自杀的地点,有的书上称为&ldo;杜邮&rdo;,但有些书又称为&ldo;杜邮亭&rdo;。这就说明邮、亭实际可以并用。在始皇陵西侧,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一片瓦,上有瓦文&ldo;平阳驿&rdo;,说明&ldo;驿&rdo;在秦时也是邮路上居停点的习惯用法。秦朝还有&ldo;传舍&rdo;的称呼。如秦末汉初刘邦和说客郦食其见面,便是在一处叫&ldo;高阳传舍&rdo;的地方(《史记?郦生列传》)。楚汉战争中,高祖刘邦去夺割据势力张耳、韩信的大权,也曾住在修武的一处&ldo;传舍&rdo;里(《史记?淮阴侯列传》)。关于&ldo;亭&rdo;,有不同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秦朝的亭是一种负责地方治安的组织。有学者却认为亭负担的更多任务是依次递送公文和邮件。秦制30里一传,10里一亭,亭设有住宿的馆舍。按秦法,亭应及时负责信使的传马给养、行人口粮、酱莱和韭、葱等,甚至供应粮食的升斗、酱和莱的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近年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里,对此有明确的记载。这些记载,给后人留下了2000多年前我国邮驿状况的生动情景。

为了保证公文和书信的及时、迅速而准确的到达,秦王朝规定了一系列严厉的法律。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文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急行文书,另一类为普通文书。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普通文书也规定当日送出,不许积压。律文中说:&ldo;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不敢留。留者以律论之。&rdo;意为:诏书和注明为急文书者,要立刻送出;不急的文书,也要当日事当日毕,不许耽搁。有耽误的以法律处置。

秦朝继续使用前朝的符节制度。1973年在陕西西安郊区发现了一枚秦朝的铜制&ldo;杜虎符&rdo;,符上明白写着:&ldo;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杜为当时的一个县)。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rdo;。意思是此符君王与杜地将领各执一半,如用兵50人以上,必需合符才可行动。这说明秦代的中央集权具有绝对的权威。此符上还刻有另外10个字:&ldo;燔燧之事,虽毋令符,行也。&rdo;这是指当时仍旧使用着烽火情报制度,不用符也可点燃。秦朝时把烽火通信用于长城,在沿长城内外,都设有烽火台,顺着烽火台的走向,可以迅速传递事先约定好的信息,把边防情报及时传到京城咸阳。

三大盛世天朝之一西汉

(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目录

?前言

?西汉的建立

?秦亡后天下形势

?西汉王朝正式建立

?孝惠帝无为而治

?吕氏专权时期

?文景之治─孝文帝仁德无为治天下

?文景之治─承前启后的孝景帝

?武帝

?昭宣中兴

?走向衰败的西汉王朝

?文学

?艺术

?科技

三大盛世天朝之一西汉

(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在短命的秦朝谢幕后,天下又处于一片混乱。曾经被灭的战国各诸侯国的后裔纷纷重新立国,并加入到争夺天下的战争中。当此之时,以项羽、刘邦实力最强,也最有号召力。历史大舞台也因此留下了鸿门宴、萧何月下追韩信、霸王别姬、垓下之围、四面楚歌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在卓具军事才能的韩信的帮助下,上苍最终选中了知人善用、能行仁义的刘邦一统天下。自此,拉开了又一个绚烂多姿的王朝的大幕。

秦帝国在短短十五年间灭亡,殷鉴不远,汉朝开国君王因此充满忧患意识,戒慎恐惧的心情让他们意识到:可以武力征服他国,保国却需依靠德治。高祖刘邦称帝后,就与群臣讨论自己胜利的原因。因此汉代是很&ldo;自觉&rdo;的在创立一个大一统帝国。上至皇帝,下至士人,都在思考:秦为何会灭?汉家天下又该如何兴?怎么做才能建立稳固的汉朝?

汉初贾谊写了《过秦论》,分析了秦朝灭亡的原因,以此提醒汉朝统治者应以暴秦为鉴戒,施行仁政,以免重蹈覆辙;他还写了《论政事疏》,提醒文帝裁抑诸王、捍御匈奴,目地都在为维持一个长治久安的国家献策。西汉中期太史公司马迁作《史记》,目地也在&ldo;稽其成败兴坏之理&rdo;。

此外,在思想上,西汉初年的惠帝、文帝、景帝十分崇尚黄老之道,以&ldo;无为&rdo;的方式治理天下,因此天下富足,礼义兴盛,百姓安居乐业。到武帝时,他一方面喜好求仙访道,一方面采用了大臣的建议,采取了&ldo;独尊儒术&rdo;,使思想逐渐定于一尊,即儒家思想。修道和尊儒就这样毫不冲突的集于武王一身。道家和儒家也各自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