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不好,有人想要放火烧我们。这大草荡子,我们可没地方躲呀!&rdo;张锦岙的声音又惊又惨。
&ldo;别慌!现在是草木青绿时节,这草荡子烧不起来的。放这烟是想让我们辨不清方向,找不到回去的路。大家先别乱动,摆&lso;八珑罩五活蝠&rso;的阵势防守。&rdo;赵匡胤很确定地说。
此时以&ldo;八珑罩五活蝠&rdo;的阵势防守是非常恰当的。这是一个外圈连贯成八面进行防御抵挡,内圈五股运转,并视情况增援外圈八面的阵势。根据洛土山唐陵碑文记载,&ldo;八珑罩五活蝠&rdo;是唐将郭子仪由八玲珑的五福走马灯悟出所创,是一个可快速变化移动的防御阵势。
不过这次赵匡胤的判断只对了一半:青绿的芦苇蒿草荡子的确是烧不起来的,而后面的一半判断却是错的,因为别人点燃的烟雾虽然很冲、很呛,但始终都是淡淡的。这样的烟雾不是要他们看不清方向,而是要逼迫他们朝着别人设定的方向行走。
就在赵匡胤他们刚刚摆好阵势严密戒备的时候,他们听到了一种声音。那声音像是风声,事实上也的确有些风,但这风根本不足以驱散那淡淡的烟雾,反是被很冲、很呛的烟雾赶着走。不过不能驱散烟雾的风却在瞬间驱散了&ldo;八罩五活蝠&rdo;的阵势,众多能征惯战的兵将组成的防御阵势此时竟然还不如一片淡淡的烟雾强势。
风声是无数轻小翅膀发出的,那是一群马蜂的翅膀。燃起的烟雾是为了驱赶马蜂,而被烟雾驱赶的马蜂会变得狂躁、凶狠。哪怕面对的是挥舞刀剑的强悍兵将,它们一样会无所畏惧地将其当做发泄对象。
赵匡胤的手下有一大半在密集的刺痛中奔逃,而且很快就消失在密绿的芦苇、蒿草中,再无法知道后果如何。靠近赵匡胤身边的十几个最信任的护卫没有动,他们在赵匡胤的指示下趴伏在地,并且快速用地上的泥水涂抹身体的裸露部位。
狂飞的马蜂消失得很快,因为它们将奔逃的那些人当作目标,执着地追赶过去。过了一会儿,烟雾也消散了,这应该是燃烧烟雾的人认为目的已经达到了,所以迅速离开了他们刚才的位置。这是江湖人惯用的狡诈,以逸待劳,快速移动,不与不明实力的对手发生正面冲突。
‐‐‐‐‐‐‐‐‐‐‐‐‐‐‐‐‐‐‐‐
(1)古代军营中临时搭起的瞭望塔叫更楼,因为除了瞭望还兼带着打更,这也是为了控制瞭望的哨兵不会打盹、偷睡的一种手段。所以军营中将各种临时搭起用作观察的方式都叫架更楼。
第二章 曲水翻天
又见伊
当一切都恢复原来的状态后,泥泞的地上爬起来十几个泥人。这些人一下变得很有土性,一个个茫然呆立,仿佛真是泥捏土塑的。这一场以马蜂为武器的骚扰性攻击,让他们一下丢失了大部分的人,这很难想象。而更严重的问题是,张锦岙此时发现他在来路上留下的记号全没了。
&ldo;看来岛上的人不想让我们回去了。&rdo;张锦岙的话说得有些无奈、悲凉。
&ldo;不但不让回去,而且他们还想赶着我们走,走入他们所希望的点位中。这就像北方的狼群合捕羊群一样。&rdo;赵匡胤咬紧了后槽牙,对于眼前这种状况,他的火气也开始压抑不住了,一股豪气由胸中喷薄而出:&ldo;但他们错了!我们不是束手待毙的羊,而是一群可以咬死群狼的虎豹。&rdo;
面对眼前的困境和别人的侵扰,赵匡胤决定暂停前行,先确定好一些情况并商量出应对办法后再做行动。
&ldo;我们现在退不回去也走不进去,要不就就地潜伏下不动,和对手耗性子,逼着他们主动现身来找我们。&rdo;张锦岙所说也算是个办法。
&ldo;这是没办法时才用的招,现在还不至于这么做。刚才马蜂袭击的意图是要将我们往那边驱赶,你先去察看下那个方向的地势特征。&rdo;
听了赵匡胤的吩咐,张锦岱赶紧带两个人往那方向奔过去。过了没多久,三人又快速跑了回来。
&ldo;大人,那边的地势环境和我们刚才所走过的地方没什么区别,仍是茫茫的芦苇、蒿草。&rdo;
&ldo;不,有区别!&rdo;赵匡胤低头看了那三人的硬底藤帮快靴后说道,&ldo;你们看,我们的脚上都是湿糊的泥浆,而你们三人靴帮上却有块状黏土,这说明那边的地势比这边干。此地到处是不见边际的芦苇荡,没有参照点无法看出地势高低的变化。但自然之中,就算再平坦的地面都是有高低起伏的,而且这种高低起伏是可以人为掩盖的。比如专门在高处栽种矮苇矮草,在低处栽种高苇高草。那么在没有参照无法辨别的情况下遮盖下面,真实的地面高低差距其实会更大。&rdo;
&ldo;对了,我刚才大概看了下此地的芦苇,应该不下四五个品种。按照每个品种的生长特点,它们正常高度的差距最大可达到一马背高(1)。但我们几次搭更楼察看到的芦苇荡都是差不多高,根本没有参差不齐的现象。这样看来肯定是地面有很难觉察的起伏,而芦苇也并非完全野生,有些位置是人为调整过的。&rdo;张锦岙的发现肯定了赵匡胤的说法。
&ldo;不,还不止。如果高的芦苇是长在浅水边,达到半水深,那么最大水深处与高处的差距会更大。&rdo;赵匡胤想到了更深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