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祈&ldo;圣明自有裁断&rdo;,排除干扰,&ldo;以立圣朝养民之大法&rdo;:
我皇上御极以来,于养民惠下之政,凡耳目所及,心思所到,无不次第举行矣。乃限田之法,实王道之大端,而自汉、唐、宋、元以来终未克举行者,将毋天心之有待于皇上也。
朱批:&ldo;大学士等议奏&rdo;。[6]直隶总督高斌遵旨覆奏:
查限田之说……其言似乎近理,而其意固亦美矣,但未尝详察而切究之也。夫直省之广,地土之高下肥硗,风俗之奢检勤惰,生民万有不齐。而欲以数条科则限之以制,将欲其均之而适有不均之叹,此事势之显然而易见者。
至于世风不古、民俗浇漓,……是限田之说一行,贫民且未必能即受均田之益,而富民之扰累,吏治之纷繁,其不便且有不可胜言之处。
明白指陈&ldo;世风不古、民俗浇漓&rdo;,今日情势已不适宜恢复古制。[7]
这样的一些议论,自然涉及传统政治理念的若干基本问题,即在儒家而言,一方面是积极入世用世的,另一方面却隐含有&ldo;悲观&rdo;、&ldo;幽暗&rdo;的一面。在社会上,对所谓&ldo;贫富不均&rdo;、&ldo;生民万有不齐&rdo;一类的问题,并无力铲除;[8]在政治上,对《儒林外史》所说的官官相护,《儿女英雄传》记载的官场倾轧,都没有打算,也不可能&ldo;彻底解决&rdo;。[9]因为眼下已经不是&ldo;三代&rdo;,而是三代以后,因此任何努力都只能是有限的不容乐观的。《御批纲鉴》(卷93):
均田限田之制,虽属古法,而实不可行;盖民之贫富不一,必欲齐之,则诸弊以起。
为此只能采取现实的态度,不能抱有什么过高的奢望,只可&ldo;因时立制&rdo;,[10]不得随意鼓吹什么蛊惑视听、不负责任的美好方案。因此,乾隆初年的&ldo;回向三代&rdo;,也不过是一种尝试而已,到一定时候,便只能&ldo;见好就收&rdo;了。
寻,大学士张廷玉遵旨议奏:&ldo;今日而议复限田,诚无不可行之理,而有不可行之势&rdo;,又有何&ldo;善策&rdo;可依,如田以何为等差?限以何为多寡?直省风土亘异,贫富长落不时,非清查不知,而查则滋扰。纵使章程既定,券契可凭,而瓜分诡寄、改户移名,即精明之吏亦难按册而稽,将胥吏乘机需索讹诈,而小民震惑,互相告讦,狱讼纷繁。古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在毋扰之而已……
至称请收买公田,……宋元明皆有之,……收买时不无长短,催租时不无凌虐,完纳时不无勒索,比之民种民田实有便有不便。[11]
一年之后,漕运总督顾琮奏请实行限田,&ldo;以均贫富,与用事大臣动色争于上前,无所挠挫&rdo;,[12]八年九月,上谕:&ldo;朕深知此事,名虽正而难行&rdo;,尔以三十顷为限,……已至三十顷者,分之兄弟子孙,则每人名下不过数顷,未尝不可置买。何损于富户,何益于贫民?况一立限田之法,若不查问,仍属有名无实,必须户户查对,人人审问,其为滋扰,不可胜言。夫果滋扰于一时,而可收功于日后,亦岂可畏难中止。今辗转思维,即使限田之法,地方官勉强奉行,究于贫民无补,是不但无益而且有累也。……此事著停止,并令各督抚知之。[13]
&ldo;名虽正而难行&rdo;一语,正道出了皇上的矛盾心情。于是也就像其他的众多问题一样,把它搁置、留给了后人。[14]
十月,河东盐政吉庆具奏,一再言及皇上&ldo;既深知其不可行,犹冀望其或能行&rdo;之苦心。[15]此后几乎就不见有关修改田制的议论了。
日后,《御批纲鉴》于汉代董仲舒&ldo;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赡不足&rdo;条下批曰:
限田之制,其名似美,实不可行。且一州一邑中,田满三十顷者本不多见,即分其所余,何以与贫民,亦且势难遍给,徒使富者诡名寄户,贫者讦告纷争而已。是岂达治体者之所为?
又就治河一事批曰:
居今之世,虽大禹复生,吾知其无善策,亦不过补偏救弊耳。
儒家既认为人世的理想社会自&ldo;三代&rdo;以后已一去不可复返,这,大约也就从根本上注定了乾隆初年&ldo;回向三代&rdo;努力的不能成功。《御批纲鉴》(卷84):
时非三古,而谈井田封建,皆拘儒不达世变之说。
又曰(卷101):
古称&ldo;井田善政,行于乱之后,是求治,行于治之时,是求乱&rdo;,其说诚不可易。
其后湖南巡抚杨锡绂谈到这一问题时说,米贵民贫,原因之一在&ldo;田归富民&rdo;,为求解决则&ldo;非均田不可&rdo;,但均田&ldo;行之开创之初,尚虞纷扰,今累叶承平之时,更难施行&rdo;。[16]表明清人仍把均田作为一种&ldo;理想&rdo;,也表明当日争论的核心,并不是&ldo;当&rdo;与不&ldo;当&rdo;,而是&ldo;能&rdo;与不&ldo;能&rdo;,不是其本身的&ldo;是&rdo;或&ldo;非&rdo;,而是在操作层面即如何实施的问题(也终因难度太大而予放弃)。从此清代田制的讨论也就转移到了其他一些方面,如租佃制度等。
有了新的眼光,我们不难发现,发起&ldo;均田&rdo;、&ldo;限田&rdo;建议的官员,特别是那些&ldo;铁杆派&rdo;,大多都是满人。如不肯与同僚&ldo;会稿画题&rdo;的都统兼刑部左侍郎盛安,&ldo;与用事大臣动色争于上前&rdo;的漕运总督顾琮,皆为满洲镶黄旗人,河东盐政吉庆,亦非汉人。而采取反对意见的,则汉人为多。联想到清代初年的&ldo;改衣冠&rdo;,以及在华北的&ldo;圈地&rdo;,对汉人小地主(土地所有者)肆无忌惮的剥夺,可以说,满人对汉人的那套东西,是很&ldo;不以为然&rdo;的。经常按照自己的某种利益(或&ldo;理想&rdo;),&ldo;不尊重&rdo;,甚至&ldo;践踏&rdo;它。在这里,说清朝统治者是什么&ldo;(地主)阶级&rdo;的代表,恐怕并不妥当。他们自有自己的一套,我们不能再视而不见。对此,与其说这是一种&ldo;阶级&rdo;或&ldo;民族&rdo;行为,不如说是&ldo;政治&rdo;行为,甚至可以说接近一种&ldo;准政党&rdo;行为,可能更为妥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