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无论是哪一种,对于他来说都是三个字——不可能。
*
陆昭决定试试第三种可能。
身为国子监学生,而且是最优秀的那一个,陆昭再熬一年就可封官,只是官阶比较低而已。
但是陆昭参加了今年的秋闱。
而且一考就是解元。成绩一出来,陆家和国子监都沸腾了。
虽然秋闱不比春闱,但能在高手如林的北直隶考中解元,没点儿本事还真的不行。
陆飞鸿也对儿子刮目相看,特地在府中办了一场宴席,请同僚们来吃酒。同僚们各种奉承,陆飞鸿心情极好。
心情一好,对陆昭脸色就好,吩咐厨房多熬点滋补的汤药,给儿子补身体。
陆昭已经很久不去国子监了,每天在书房里用功。蔡修等人时不时会过来,把元福的信带给他。
陆昭和元福之间会通信,不过是借蔡修等人的名头送进去。信里的内容都是些稀松平常的小事,每次陆昭看着信就会平静下来。
元福知道陆昭在努力,陆昭也知道元福在等他。
这是他们的默契。
*
来年春闱,陆昭考中榜眼。
殿试其实全凭皇上的心意。陆昭才学出众,皇帝本想点他为状元,但因为陆家在朝中正得势,怕天下人非议,最终点了个寒门学子为状元。
但是皇帝私下接见陆昭,大意是很欣赏他,希望陆昭为他做事。
陆昭入翰林院,为编修。
这便是陆昭所想的第三种可能,以翰林院官员的身份向元福提亲,而不是以陆飞鸿儿子的身份。
*
七月十六,便是元福的及笄之日。女子及笄便可出嫁,因此这段时间来王府提亲的人不少。
五月,元福盼的人终于来了。
陆昭以翰林院编修的身份来提亲,这身份是有些不够格。而且陆昭是自己来的,不是父母上门。
但不知道为什么,赵元泓没有拒绝他,但也没给准话。
元福不知道哥哥是怎么想的,但她打算开诚布公谈一谈。陆昭已经为她做到这个地步,很不容易。她也得努力的向他靠近一点儿。
这是他们的默契。
元福敲开的书房的门,站在赵元泓面前。这两年她长高了,身材纤细修长,已然是亭亭玉立的少女。眉眼间有了几分曼妙的风姿,承自她的母亲。
赵元泓不禁有些感慨。
“二哥,我的婚事,是否可以由我自己做主?”
赵元泓看了妹妹一会儿,“元福,坐下说。”
元福落座。
“陆昭那小子,我原本并不看好。”赵元泓垂眸道:“不过,他的表现出乎我的预料,之前是我先入为主了。别的不谈,他对你的心意没有别人比得上,我倒愿意帮帮你们。”
元福眼睛一亮:“真的?”
“不过你的婚事还应当由爹娘做主。爹娘过两天就到京城了,我和你大哥尽量为陆昭说好话,点不点头,还得看爹娘的意思。”
二哥肯帮她,这事情就成了一半了,元福感激道谢。
*
三天后,豫王夫妇抵京。
回京后,第一件要紧事就是把元福的婚事定下来。
赵元猗和赵元泓兄弟从上门提亲的人中挑拣了几个,其中就包括陆昭,让豫王夫妇选择一个。豫王妃相信儿子的眼光,没多怀疑,就打算让元福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
于是请几位公子来豫王府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