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是躲不开的。何况,还有宋若昭的生死未卜。裴玄静现在越发觉得,陈弘志对自己的劝告太正确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正是因为接手了佛骨案,才能救出李弥,也才能揭开金仙观地窟的秘密。而今天的凌烟阁和《推背图》之谜中,又牵连着宋若昭的一条性命,自己更当义不容辞。
她想了想,答道:&ldo;其实,对于三十三象的含义,我和四娘子有过一些推测。&rdo;
&ldo;说。&rdo;
&ldo;我们认为,这一象预示的是永贞元年的帝位更替。&rdo;裴玄静刚说完这句话,立即惊讶地看到,皇帝的脸上出现了自己从未见过的表情。
她不知该怎么形容这种表情:是悲伤?恐惧?还是震撼?裴玄静原本只是实话实说,并没有多想什么,但就在皇帝面色剧变的一刹那,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刚刚冲破了一重最险恶的魔障‐‐
《推背图》第三十三象所预言的,正是皇帝此生最忌讳的往事。
所以宋若昭才失踪的吗?也许她有了什么进一步的发现?也许她对皇帝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接下去自己也必须加倍小心、步步为营了,否则不仅帮不到宋若昭,还有可能连自己的性命都葬送了。
过了好一会儿,皇帝才用略微沙哑的声音问:&ldo;何以见得第三十三象所预言的,正是永贞之事?&rdo;
裴玄静字斟句酌地回答:&ldo;第三十三象卦曰:风泽大过。在《易经》中此卦表示大的过渡。《推背图》是预测国运的,所以大的过渡当指朝代变迁。而永贞元年中,从德宗皇帝到先皇,再从先皇到陛下,短短一年之中皇位在三位帝王之间传递,当可称之为&lso;风泽大过&rso;。&rdo;顿了顿,她又道,&ldo;此外‐‐就是那幅图。&rdo;
&ldo;图?&rdo;
&ldo;图上画着一棵枯树和一棵荣树。我们推测,枯树指的正是先皇。先皇登基时即身患重病,如同一棵大树已经枯朽。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茂树却生机勃发,我和四娘子都认为,荣树所指的正是陛下。&rdo;裴玄静停下来悄悄观察皇帝,见他的脸上浮现出一层悲意,似乎并没有受到冒犯的愤怒,便继续往下说,&ldo;永贞元年时,陛下接受先皇禅位登基,正当年富力强之时,就如一株参天大树茂叶华发,充满了勃勃生机。所以……&rdo;
&ldo;所以……朕现在老了。&rdo;
裴玄静低头不语,皇帝的这句话无需也不能回应。自从谈起永贞元年的往事,皇帝的反应就越来越奇怪,似乎突然变得多愁善感起来,都不太像他这个人了。
皇帝问:&ldo;那么,诗又该作何解释呢?&rdo;
裴玄静暗自思量,关于第三十三象,皇帝肯定还知道得更多。他是不是又设下了圈套,引自己往里钻呢?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况且箭在弦上,现在要回头也来不及了。
裴玄静说:&ldo;陛下,关于诗,我们的想法是:第一句&lso;要知太岁在何处&rso;中的太岁意指太岁星君,也就是天干地支中的六十花甲子。&rdo;
&ldo;说下去。&rdo;
&ldo;第二句诗原先是&lso;青龙变化白牛兔&rso;,对这一句,我们想不到贴切的解释。但当&lso;牛&rso;字变成&lso;头&rso;字后,白头兔就非常容易理解了。白头兔也就是白兔。而青龙和白兔,对应天干地支的话,就是乙卯和壬辰。&rdo;
皇帝蹙眉沉默,似在认真思考裴玄静的话。
&ldo;陛下,永贞元年,岁在乙酉。诗中的青龙和白兔,即乙卯和壬辰,应该是指永贞元年的某月或者某日,并且很可能和那一年中的帝位更替有关。&rdo;
裴玄静再次停下,等待皇帝的反应。沉默像巍巍巨石一般压在殿堂上,也压在她的心上,让她喘不过气来。
&ldo;乙卯。&rdo;皇帝终于开口了,&ldo;先皇是元和元年正月乙卯日驾崩的。&rdo;
裴玄静一惊。想了想,又轻声问:&ldo;已经不是永贞了?&rdo;
皇帝重复:&ldo;已经不是永贞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