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数蜉蝣,转眼乌头换白头。
百岁光阴能有几,一张假钞没来由。
当年孔圣今何在,昔日萧曹尽已休。
遇饮酒时须饮酒,青山偏会笑人愁。
然而,这又能怎样呢?在他们面前摆放着一个命题,存在与死亡。选择什么?所有人都希望活着,然而活着有时却是痛苦的。因为,世上的黑暗太多了,而自己却不能消除。因此,只能麻醉自己。
正如唐伯虎所写的《渔家傲》那样,酒醉之后希望能成仙,逃离这纷扰的世界。
世泰时丰刍米贱,买酒颇有青铜钱。
夕阳半落风浪舞,舟船入港无危颠。
烹鲜热酒招舍己,沧浪迭唱仿扣舷。
醉来举盏酹明月,自谓此乐能通仙。
遥望黄尘道中客,富贵于我如烟云。
由此,唐伯虎迷恋起了道教、佛教。然而,这些其实仅仅是表象而已。实际上,他仍然痛苦不堪。正如他的《醉时歌》所写。
纷纷眼底人千百,或学神仙或学佛。
学仙在炼大还丹,学佛来寻善知识。
彼要长生享富豪,此要它生饶利益。
忠孝于其道不同,且把将来挂东壁。
我见此辈贪且痴,漫作长歌解其惑。
学仙学佛要心术,心术多从忠孝立。
唯孝可以感天地,唯忠可以贯金石。
天地感动金石开,证佛登仙如芥拾。
第18章无花无酒锄作田(6)
也正因心中的苦痛无处发泄,他喜欢上了青楼。唐伯虎在妓院内疯狂饮酒的同时,也在损耗着自己的健康,例如《醉诗》所写:
碧桃花树下,大脚墨婆浪,未说铜钱起,先铺芦席床。
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