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会议之后,撒切尔振振有辞地自我表白:&ldo;我仅是就我们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钱举行会谈。我们所得到的回报理应与共同体的平均水平相等。&rdo;这显示出了她毫不妥协的精神。
1980年4月末,共同体在卢森堡再次举行首脑会谈。撒切尔对会上建议减少英国76亿英镑的费用仍然断然拒绝,她认为该建议仅涉及以后两年的费用。她那&ldo;为英国利益抗争到底&rdo;的气概异常昂奋,劲头有增无已。人们把她嘲讽为当年在西欧国家一意孤行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冠以&ldo;女戴高乐&rdo;的绰号。撒切尔夫人对此反而自鸣得意,孤芳自赏。
1980年5月29日至30日,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再度举行。英方莅会的是外交大臣卡林顿勋爵。会议就英国所摊派的费用最终达成了协议:德、法等八个共同体国家作出了极大的让步,不仅对头两年,而且对第三年英国的摊款份额作了调整,&ldo;英国将从它为共同体提供的会员费用中获得三分之二的回报&rdo;。
对卡林顿勋爵所取得的这一胜利成果,撒切尔首相最初仍然很不满意,甚至对该协议斥为&ldo;一文不值&rdo;。经过卡林顿勋爵的据理力争,最后又将这个问题提交全体内阁成员讨论通过。撒切尔夫人在&ldo;既成事实&rdo;面前,被迫作出妥协。这是内阁成员逼迫这位&ldo;铁娘子&rdo;让步的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
会员费的问题以后仍然是英国和欧洲共同体其他各国唇枪舌剑的焦点,直到撒切尔首相第二任期才得到了最后解决。经过几个回合的顽强斗争,撒切尔夫人终于劳而&ldo;有功&rdo;,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和不屈不挠的交锋,在会议桌上为大不列颠争回了巨大利益,她那强硬的外交风格给欧洲共同体各国领导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撒切尔首相在国际舞台上不仅旗帜鲜明地为英国利益而大声呐喊,而且在涉及英国的国威和形象等问题上也毫不含糊,敢于刺刀见红。
例证之一是在伦敦对中东恐怖分子实施了一次成功而又漂亮的突击。
1980年4月30日,5名恐怖分子袭击伊朗驻伦敦大使馆,扣押了20个人作人质。其中多数是伊朗使馆职员。枪手们自称,他们是属于伊朗&ldo;殉教者&rdo;的组织,强烈反对伊朗革命所建立的政权。他们提出了3条要求:一是要求伊朗政府释放91名在押的政治犯;另一是要求伊朗持不同政见者的权利应得到尊重;最后要求用飞机将他们和人质送出英国。当时伊朗政府既不愿满足这些恐怖分子的要求,撒切尔政府也不能允许他们扣押人质的行动获得成功。但枪手们威胁说他们的要求如得不到满足,他们将把使馆与人质全部炸毁。面对这样的挑战,撒切尔夫人毫不含糊,她斩钉截铁地表示:&ldo;我的政府要尽一切可能保证人质的生命安全,和平解决危机。但除此之外,恐怖分子必须被击败。&rdo;联系到1979年11月美国营救被伊朗革命者扣押在美驻德黑兰大使馆里的49名美国外交人员作为人质的行动最后以失败告终,这位&ldo;铁娘子&rdo;在深表沮丧的同时,决心毫不退缩,不能再让世人看到西方的软弱可欺。
撒切尔政府立即成立了以内政大臣怀特洛为首的特种应急事态中心,采取既保证人质安全又不让恐怖分子离开英国的策略,首相从一开始就想采取强硬立场,绝对不让枪手们的要挟得逞。她后来回忆说:&ldo;如果有人质受到伤害,我们就将考虑对使馆发起攻击;如果有人质遭到杀害,我们就将毫不犹豫地派遣特种空降兵进入使馆。&rdo;她也深知,要是动起真格,抢救人质失败,不仅有损西方特别是英国的威信,更重要的是对她的政治生涯也将是一场灾难。
双方谈判无效,危机发生的第四天,形势又突然恶化:&ldo;人质面临生命危险&rdo;。这时,撒切尔夫人当机立断,她向怀特洛下达了&ldo;派空降兵进去&rdo;的命令。
这次空降兵的突击十分成功:活着的19名人质全部获救,4名恐怖分子被杀,1名被生擒,无一漏网;参加袭击活动的空降兵和警察也无一伤亡。撒切尔夫人亲自前去慰问空降兵们,并和空降兵司令等人一道观看现场电视录像。
往后的几天里,撒切尔夫人一直沉浸在喜悦加自豪的心绪中:美国人办不到的事,撒切尔首相却办到了!这次成功突击也向任何地方的恐怖分子送去了一个有力的信号:英国是不好惹的,他们休想从&ldo;铁娘子&rdo;那里勒索到什么东西。这也就从另一侧面提高了撒切尔政府的威信,大长了大英帝国的国威。
例证之二是在马尔维纳斯群岛打赢了一场对阿根廷的以强敌弱的战争。
1982年5月至6月,英国海军远涉重洋,在距离英国本土8000英里之外与弱小的南美国家阿根廷在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为&ldo;福克兰群岛&rdo;)打了一场短暂的战争,这场马岛之战一时轰动了全世界,使世人为之侧目。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中,作为&ldo;胜利&rdo;一方的英军与其说大张了大不列颠王国的国威,&ldo;捍卫&rdo;了大英帝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毋宁说是使撒切尔首相成了维护民族尊严的英雄,为她积累了一笔雄厚的政治资本,其声望达到了她任首相以来的最高峰。丘吉尔以后的每一位首相,在这位&ldo;铁娘子&rdo;面前也似乎相形见绌了。
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阿根廷本土以南300英里的南大西洋上,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1690年,英国人约翰&iddot;斯特朗漂流到这里,将两个岛屿之间的海峡命名为&ldo;福克兰海峡&rdo;。此后,英国人一直称这里是&ldo;福克兰群岛&rdo;。1764年,法国在这里建立居民点,将它命名为&ldo;马尔维纳斯&rdo;。1767年,西班牙将该群岛并入西班牙在南美的属地。1816年,获得独立的阿根廷从西班牙人手里继承了这些群岛的主权。1833年,国势强大的英国以该群岛最先为英国人发现而据理占领了它,尽管许多国际会议确认它理应属于阿根廷,英国却始终不予认同。从此,英阿两国在群岛主权问题上一直争执不休,一度还因此中断了双方的外交关系。
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立即同阿根廷军政府建立了联系。1980年2月,英阿恢复了两国的外交关系。同年8月,当时任英国内阁贸易大臣的塞西尔&iddot;帕金森还专程访问了阿根廷,并在一次对阿国商会的讲话中,盛赞两国&ldo;在经济政策方面&rdo;的&ldo;密切&rdo;。
至此,英阿关系虽有所松动,但马岛归属问题迄未解决。同年11月,英国外交部官员尼古拉斯&iddot;雷德莱访问马岛,与阿方讨论马岛问题:群岛可以归属阿根廷,但要租借给英国。
英国提出这一建议实属无奈:万里迢迢,英国既无力加以保护,而要开发群岛周围海底的油矿,不仅力不从心,经济上亦不合算。只是由于岛上操英国德班郡口音的英国血统居民不答应,致使二战后英国几届政府都未能放弃马岛,颇费踌躇。在马岛战争爆发前夕,岛上只有1800名英籍居民,而在后来战火中丧生的两国士兵却高达1500人之多。
1982年3月31日晚,正在下院办公室的撒切尔首相接到报告,说阿根廷海军正在驶向马岛。她一面召集内阁紧急会议,商讨对策,一面致电美国总统里根和国务卿黑格,请求他们从中斡旋,对阿国执政委员会主席加尔铁里将军施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