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历史直播开局盘点十大 > 第72章 明朝的那些人那些事儿二十四(第1页)

第72章 明朝的那些人那些事儿二十四(第1页)

【首先是“胡惟庸案”,先说说胡惟庸此人,胡惟庸早年跟随朱元璋起兵,可谓是开国功臣,而明太祖待他也不薄,等取得天下之后,让他做了宰相,位居百官之首。然人都有膨胀之心,随着权势的不断的扩大,他的心也大了,骄横跋扈了起来,以为自己功高盖世,一副拽拽的模样,甚至插手了官员的生杀升降,生杀废黜这种大事,他不往上报,私下便决定了,而一些不利于自己的奏折更是被他扣了下来。一时之间,胡惟庸可谓是独揽大权,人人畏惧,但总有不怕他的,大将军徐达便是其中一人,他很是看不惯胡惟庸的这种行径,屡次向明太祖告发其恶行。】

胡惟庸啊!

洪武年间,朱元璋眯眼,这真的是久远的记忆,他记得起义那会,他对胡惟庸还是很宠信的,奈何权势诱人,他的死纯属他自己作死,怨不得他。

【徐达的举动,让胡惟庸很是不满,他起了除掉徐达的心思,于是他收买了徐达身边的福寿,想要刺杀于他,奈何福寿不愿意,转而便将他给告发了,徐达因此逃过一劫。】

徐达遥想当年,只觉胡惟庸此人奸佞小人,可恶至极,若不是他的仆从忠诚,他怕是命丧此人之手。

【除了徐达之外,还有一人也是不怕胡惟庸的,那就是刘基刘伯温。刘基是御史中丞,有弹劾百官的权利,他也是不看好胡惟庸此人,于是在明太祖面前他也没少揭露他的恶行。】

【胡惟庸同样怀恨在心,后来刘基生病了,明太祖便派他带着太医去探视,这可让他找着了机会,趁机便毒死了刘基。】

【其实啊,刘基之死是不是胡惟庸所为,不好说,但是有极大可能吧!据《明史刘基传》记载:“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

【怎么会这么巧呢?胡惟庸一来,没多久,刘基就死了。这唯一的解释就是胡惟庸毒死了刘基啊!可这都是猜测啊,并没有直接证据,因此刘基之死也成为了史上的一大谜团。】

刘基啊!那也是遥远的记忆了。

念及刘基,朱元璋还是很怀念他这个军师的。

但是刘基之死,真的与胡惟庸有关吗?

【而刘基死后,胡惟庸的权势更是达到了鼎峰,甚至勾结了文臣武将,准备造反。这让咱明太祖怎么忍?于是乎明太祖磨刀霍霍的将刀伸了过去,而此时的胡惟庸还尚不自知,正在为儿子闹事坠马而死大动肝火,处死了驾车的车夫。】

【此事传到了明太祖的耳朵里,他当即让其为车夫偿命,所谓杀人者偿命,明太祖此次是铁了心的要惩治胡惟庸了,这也让胡惟庸彻底的扯起了反旗。】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被举报谋反,朱元璋的屠刀终究是落了下来,以雷霆手段诛杀了胡惟庸等人,并灭了他们的九族。然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被杀的又何止这些人,接下来的十余年里,他的党羽陆续被杀,可谓是一个坑带出一堆萝卜,一波未尽一波又来了,咱明太祖的屠刀一旦举起,不杀个够本,是不会放下的。】

【在安安看来,胡惟庸的死并不冤,可以说是他自己拼命的作死才导致的,而其牵连甚广,株连者多达3万余人,这其中却难免没有冤枉者。】

【至于咱们明太祖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安安觉得就是持刀者,咱明太祖一开始就想举起这把刀,为此他物色着合适的羔羊,很不幸胡惟庸就是那只倒霉的羔羊。】

【明太祖是什么人?一个从一无所有到问鼎天下的人,他是好相与的嘛?他的聪慧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嘛?胡惟庸如此欺上瞒下的行为,他能不知道?可咱们一向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的明太祖为何会容忍他至此,若没有一点猫腻,安安是不大相信的。】

猫腻?是什么意思?是指有别的小心思吗?

朱元璋低头沉思,别说,他还真的有其他的想法。

【丞相历来是百官之首,君主之下第一人,一个好的丞相能更好的辅佐君王治理国家,比如蜀汉丞相诸葛亮,而一个庸碌无为的丞相则会使国家乌烟瘴气,比如唐玄宗时期的丞相杨国忠。丞相的权势之大也由此可见,当昏庸无为之君出现时,当他们压不住他们的丞相时,自然而然的便出现了相权远高于君权,比如汉献帝刘协,他能压得住谁!而那些有为之君对于丞相的权利也是有些忌惮的,甚至是不能容忍的,例如汉武帝,他就频繁任免丞相,当时的丞相那叫一个高危职业,谁当武帝的丞相,谁就完蛋啊!而咱明太祖对于权力也是看的相当重的,然胡惟庸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做了那么多事后还能安然无恙,只能说明咱明太祖憋着大招呢!他正默默的织着一张大网,等着他落下。】

蜀汉后主刘禅:“相父很好,军国大事有相父做主,朕甚心安。”

蜀汉诸葛亮:“既坐在了这个位子上,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唐玄宗李隆基:“……”

杨国忠:“……”

汉献帝刘协自嘲的牵了牵嘴,是啊!他谁也斗不过,他就是一傀儡。

汉丞相曹操:“咱是大汉忠臣!”

汉武帝刘彻挑眉,他想罢免谁就罢免谁!

汉武朝的丞相们欲哭无泪,这丞相谁爱当谁当去,他们不想要。

明太祖朱元璋默然,天幕这是把他的心思都给猜透了。

【安安觉得明太祖的想法很简单,他不能容忍自己手中的权利分割给他人,所以他要废除丞相,但是丞相一职,历来久矣!可谓根深蒂固,没有理由便拔除,那绝对会引起百官的反弹,所以他得等,等一个合适的机会,所以他明知胡惟庸不是一个良相,还是让他坐在了相位之上,而他这一等便是七年,当他觉得时机成熟了,便一举废除了丞相之位,而胡惟庸毫无疑问的成为了那个牺牲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