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昆市。
下午六点半,正值附近纺织厂工人们陆续下班的时候。过道上,几个相熟的媳妇儿们正在铁锅里炖着菜,看火候的功夫时不时唠两句闲话。
不大的走廊上,满是炝人的油烟味儿。
筒子楼就这点不好,为了俭省空间,一层也就这两处公用厨房,平时烧个菜都得挤坐一堆。
这会儿,也不知道瞧见了什么,其中一个身材微丰,脸上带着雀斑的中年妇女登时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刚切完西红柿的手随意在身前青黑色围兜上抹了两下,伸着脑袋就往不远处瞧。
嘴上还不忘吊着嗓子嚷嚷着:
“哎呦,这不是小蒋么,瞧这大包小包的,这又是给买了什么好东西呢?要说咱们这一大片儿就属小蒋有福嘞,二婚头带着一对半大娃娃都还能嫁给陆主任这样的能干人儿。”
“这成日大手大脚,可见享着福呢,哪像咱们这些人,眼瞅着快过年了,连块儿布头都舍不得买。”
“这有张漂亮脸蛋儿,就是吃香!连着底下小崽子也有好日子过。”说着还忍不住啧啧两声,一双吊梢眼在对方明显鼓囊的胸口,以及保养得宜的白嫩小脸上多瞧了两眼。
眼中闪过明显的嫉妒之色。
桂花婶儿在这一片嗓门儿出了名儿的大,不一会儿,过道上正忙碌的媳妇们都不由看了过来。
好似全然没发觉那些看好戏的,来人也就是蒋玉华面上却是变都没变,瓜子脸上仍是一派温柔斯文的模样:
“桂花嫂子说笑了,今年场子效益不好,原我这里也不打算破费。这不,阿宁跟晴晴两个马上要高中毕业,又是大姑娘,总该有件鲜亮些的衣裳才对。”
说着,就从随身带着的布袋半掏出一块儿颜色鲜亮的大红棉布。
这年代,红布可是稀罕物,要不是陆振国大大小小是个生产部主任,这玩意儿还真不好弄。
几乎刚拿出来,便遭到一众小媳妇儿争相围观,不过也有那些眼尖地:
“呦,这布可真好看,不过这点儿子料子,怕是做不了两身儿衣裳吧。”
被人指出来,蒋玉华“只得”尴尬笑笑:
“阿宁毕竟是年长些,总归要先紧着姐姐来,而且晴晴常日里也不喜欢这些颜色亮堂的。”
“呦,这话小蒋这可就错了,小姑娘家家,哪里不喜欢鲜亮些的。”
对此,蒋玉华只是抿唇笑笑,脚上却不由加快了步子,明显一副说中了心事的模样。
人走后,几个婶子还在挥舞着铲子絮絮叨叨:
“这小蒋瞧着光鲜,可到底是当后妈的,啥都得紧着前头地,这亲女儿都得排到后头去。”
“一回两回就算了,回回都是这样,也不怕亲闺女跟自个儿离了心。”一个年轻些的媳妇不由有些同情。不过很快被一旁的桂花婶儿反驳道:
“平儿媳妇这话可不对,安宁到底是陆主任亲女儿,后头那俩算啥,说是改了姓儿,到底还是拖油瓶而已,陆家肯养着就算顶好了。”
“也是……”
楼里的婶子们还在絮絮叨叨。
不过因着蒋玉华平日里的好人缘儿,大部份人对此还是同情居多。只说当后妈的,确实不容易。
有赖筒子楼几乎不存在的隔音效果,刚醒来就免费听到一场大戏的安宁险些忍不住啪啪鼓上两下。
还真是,什么年代都有厉害人物!
如果不是原身小姑娘的记忆,她这会儿说不准还真以为这姓蒋的后妈是什么委屈求全的绝世圣母白莲呢?
宁愿委屈亲生女儿,也要满足她这个继女。
然而事实上呢,安宁心下冷笑,原身上辈子的悲剧,这位继母不说占了十成,五成也是有的。
原身名叫陆安宁,跟她上辈子一样是个亲妈早逝的小可怜,不过跟上一辈子几乎将恶摆在脸面上的继夫人哈达氏不同,这位段位可不知道高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