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迪丽热巴陈飞宇皆因吻戏笑场 > 第13章(第1页)

第13章(第1页)

情书之所以更多地被称之为&ldo;情书&rdo;而不是&ldo;情信&rdo;,是因为它在意义上的重要,与休书、战书、国书、绝交书、申请书、哀的美敦书以及录取通知书同样重要。信的外观,书的内涵。当然,情书与一般书籍还是有所区别的,例如,书要印得多多益善,一版再版,情书的目标读者则得一足矣,绝不足与外人道。从版本学的角度来看,世界上的每一封情书都是无可置疑的海内外孤本。阅读孤本是什么感觉?据藏书家田涛先生说,有一次他收到一部明初孤本,内容是洪武时期社会文化的记录,作者生前还未曾刻印。于是匆忙赶回旅馆,手不释卷,一读就是一宿。&ldo;在看的过程中,我仿佛站在很高的山顶上,听一种声音,一种历史的使者穿过遥远长久的时空,穿过千难万险,传达给我的一种非常真实的声音。你们体验得到吗?一个好几百年前的人轻轻地跟你交谈,而且是跟你一个人谈,因为是孤本呀。那种惊喜,那种新奇的感觉,那种……&rdo;

藏书家的巅峰体验移情于阅读情书也许不很恰当,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一封电子情书只不过是全世界每年生产出来的7400亿百万个字节(相当于70亿本韦氏大字典)里的几个无关紧要的字节而已,它还可以被无限复制,像蝗虫产卵那样顷刻间复制出比全球总识字人口还多的&ldo;刻本&rdo;,至于篡改和盗版,更是防不胜防。手写的情书不仅一完成就是孤本,它的历史意义,似乎也只有唐人写经可相比拟。一不小心,说不定就会像六朝名士那样给后人留下几件传世书法精品。

手写情书的核心价值就是人性。《威尼斯商人》里有这样一段对白:

罗兰佐:&ldo;我认识这笔迹,这几个字写得真好看;写这封信的那双手,是比这信纸还要洁白的。&rdo;

葛莱西安诺:&ldo;一定是情书。&rdo;

在中国话里,这就叫做&ldo;气韵生动&rdo;。我手写我心,只有在书写而不是在录入的状态之下,每一个人的手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人的笔迹就是一个人的肉身,真迹和真情都像人那样会老,像珠那样会黄,脆弱,发霉。别告诉我你能从18岁录入的汉字和80岁录入的汉字间看出什么沧桑感来。

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正是手写情书的惟一破绽:情书既不是文学佳作,更不是道德文章,正如钱钟书先生所云:&ldo;只有人生边上的随笔、热恋时的情书等等,那才是老老实实、痛痛快快的一偏之见。&rdo;像这种老实并且痛快着的偏见,像这种&ldo;在浴室里照镜子&rdo;而不是在&ldo;摄影机头前的姿态&rdo;,一旦时过境迁,&ldo;不可留&rdo;的昨日之日里最不可留者必定以它为首选,然而白纸黑字,铁证如山,无论哪一方想赖,都没那么容易,电子情书则完全不存在这种麻烦,正是:曾因酒醉敲键盘,又恐情书累美人。

不管使用什么媒体,何种介质,任何时代的任何一种情书的主要功能,其实都可以归结成这样四个字:传情达意。情书的写作技法,难也不难,一封标准的情书,只要老老实实地循新闻写作之&ldo;五个w一个h&rdo;的原则去做,哪怕是出自一个作文白痴的手笔,至少也不会让对方翻脸。

what(何事)‐‐虽然有一点明知故问,不过还是要毫不犹豫地直奔主题‐‐爱你,或者想你。真的情书,勇于直书近乎绝望的爱意,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who(何人)‐‐&ldo;我&rdo;爱的是&ldo;你&rdo;,只有你,而且是&ldo;我&rdo;在爱&ldo;你&rdo;,卿卿我我,大是大非,千万不可搞错。如果是投石问路的首发情书,在拼了老命赞美对方时,务必记得交代你是谁,不然,你即将到手的胜利果实随时都有惨遭别有用心的&ldo;摘桃派&rdo;掠劫的可能。

幸毋相忘(2)

where(何处)‐‐我爱你哪里,或者我的哪里爱你。如果情书的读者是女性,这一点尤其要交代清楚。女性最关心的并不是男性对&ldo;爱&rdo;的那种抽象的概念,当她们无比耐心地第15次问到&ldo;你爱我什么&rdo;时,你最好老老实实地给予比较具体的答复,例如:&ldo;我爱你的眼睛&rdo;,&ldo;我爱你的鼻子&rdo;,其余如头颈、胸部、脚踝以及发型等等皆可类推,惟不可搪塞以&ldo;美丽&rdo;、&ldo;善良&rdo;之类。要知道,where这个词具有严格的方位和地理上的意义。

when(何时)‐‐这里的时间,通常并不指你把这封情书写好的时间,而是剧情需要的一种典型情境下的典型时间。可供选择的典型时间其实不多,只有午夜,凌晨,黎明。为了进一步强化时间的戏剧性效果,午夜不能是平凡的午夜,不是雷电交加,必也月黑风高;凌晨不能是一般化的凌晨,而已月明星稀或一星如月者为佳;至于黎明,至少也得来个&ldo;血色&rdo;的才够意思。总而言之,要想方设法避开朝九晚五之间的那种庸碌时段,而气象学或天文学意义上的一切非正常状况,都得尽量贴近才好。

why(何故)‐‐为什么要写&ldo;这一封&rdo;情书?这是经常为情书作者所忽视的一个看似白痴其实兹事体大的问题。罗兰&iddot;巴特在《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者的文本》中教导我们:&ldo;情书像欲望一样期待着回音:它暗含恳求,希望对方回信,因为如没有回音的话,对方的形象就要改变,变成&lso;他人&rso;。这正是年轻的弗洛伊德对他的未婚妻所作的解释:&lso;不过我不想让我的信总是有去无回。如果你不回信,我就掷笔不写了。围绕着所爱的人进行永无休止的独白,如果既得不到心爱的人的更正,又得不到滋养,对相互关系的看法势必会引起变化,两人重逢时会感到生疏,会不知不觉地感到事情并不像我们原来想象的那样。&rso;&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