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19200平方米,相当于48个国际标准篮球场。如果&ldo;上具天文&rdo;指的是在
平板的木椁顶或石顶上画些日、月、星辰之类,哪还有什么&ldo;天文之象&rdo;的
意味?其实当时人的天宇观早已形成,天是苍穹,呈拱形,像个倒扣的蛋壳,
地是方的,有如棋盘,天际之处,连接四海。&ldo;三光隐映,以为昼夜&rdo;,正
是此处的形象。可以说,秦始皇陵地宫,在平面布局上是分区的,在立体上
环周壁却是分级的。主体建筑作穹庐顶,居于突出地位,其他如百司衙署、
离宫别馆,则是许多大小不同、规格各一、自成单元。而这些群体建筑,通
过一套柱、梁、枋、檩、慓等木构件和墙、阶、角、隅组成一个桁梧复迭、
窿顶穹空的巨型砖石和土木混合结构以承托陵冢的荷载。如再加上墓圹周壁
上数重台阶的楼、阁、亭、榭,就显得上下错落,变化有致。地宫上部,以
宫墙(方城)环绕,阙、楼连属,俯瞰宇内,气象博大,蔚为壮观‐‐这就
是秦始皇陵墓地宫的辉煌构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地质学家利用现代地球物理化学探矿方法,对秦始皇
陵先后进行了两次测试。他们先在秦始皇陵封土之上钻眼取土作为地质样
品,经过精密的室内化验,惊奇地发现土壤中的汞的含量为70‐140ppb,从
最深处取出的土质含汞量可达到280ppb,测试结果表明秦始皇陵地下埋有大
量的水银。为排除秦始皇陵封土本身就带有大量水银的可能性,地质工作者
详细地查找了史料中关于秦陵封土来源的记载,其中郦道元的《水经?渭水
注》记载较为详细:&ldo;鱼池水出骊山东,本导源东流。后始皇葬山北,水过
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淤深,水积成池,渭之鱼池也。&rdo;
这段记载告知后人,骊山的泉水本来是向北流动的,因秦始皇建陵筑起长堤,
泉水才折北向东。至今在陵南约3公里处还有一段长约1500米,高近10米
的长堤残迹。同时记载还说明秦陵用土取之鱼池。至今在始皇陵以北约15
公里的鱼池村南尚有一大坑,其容积超过秦陵封土的体积。
1982年5月,地质工作者再次来到秦始皇陵,并特意从鱼池村坑中取土
化验,其结果表明鱼池坑中的土壤含汞量仅为平均35ppb,比秦陵封土的含
汞量平均值约低8倍。如果郦道元的记载无误,这说明鱼池村坑中的土壤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