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短时记忆的特征
(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为7±2个组块。
(2)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为5-20秒,最长不超过1分钟。(3)短时记忆通过复述才能把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4)短时记忆以言语听觉编码为主,也有少量视觉或语义编码。(5)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以系列全扫描的方式进行。
6。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是指信息加工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亦称“活动记忆”或“操作记忆”。
巴德利认为,工作记忆包括语音环路、视觉空间模板、情景缓冲器和中央执行系统四个成分。
长时记忆
1。什么是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记忆。保持时间为,
分钟以上。
2。长时记忆的编码
(1)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
①按语义类别编码(类别群集):在记一系列项目时,人们总是倾向于将它们按语义的关系组成一定的系统,并进行归类来记忆。
②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人们倾向于借助语义、语音、字形等语言特点,对某些信息进行编码,使之便于保持。(歌诀记忆)
③主观组织:学习无关联的材料,既不能分类也没有联想意义上的联系,这时个体倾向于采用主观组织的加工方式。(赋予意义)
(2)影响长时记忆编码的因素①编码时的意识状态②加工深度
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1)信息存储的动态变化
①量的变化:存储信息的数量随时间的逐渐下降②质的变化:
a内容简略和概括,次要细节逐渐消失;b。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义:c。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或更加夸张和突出。
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高。
③记忆恢复现象(记忆回涨):记忆恢复指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
(2)信息存储的条件与方法①组织有效的复习有效复习的方法
复习是减少遗忘的最有效的方法。”复习是学习之母。”a。及时复习
b。合理安排复习内容(相似内容间隔开,以减少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e。分散(分配)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d。复习方式多样化(整体一一部分一一整体)e。使多种感官协同活动
f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g。掌握复习的“量”(“低度学习”与“过度学习”)
②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③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4。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1)再认①概念
过去感知的事物重新呈现在面前时能够确认的心理过程。包括感知(压缩形式)和思维(开展形式)两种水平。
②影响再认的因素a。材料的性质和数量。b。时间间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思维活动的积极性。d个体的期待。e。人格特征。(2)回忆①概念
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在人的头脑中重新出现的心理过程。联想是回忆的基础。②联想规律a。接近律b。相似律c。对比律d。因果律
③回忆中的“舌尖现象”(3)再认与回忆比较
5。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