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明主共和观念 > 第53章 鲜鱼换和平(第1页)

第53章 鲜鱼换和平(第1页)

谭一的信使来到白杨木镇的时候,谭启明在银矿镇与车臣汗谈判,吴超正在查尔干湖捕鱼,于刚立在实验蒸汽冲阵车……

元老院几个人商量后,决定派周政贤去前郭尔罗斯处理。

谭启明一直告诫大家,现在不宜与女真人发生全面战争,国家还没有发动一场全面战争的家底,如果前郭尔罗斯发生冲突,可以直接放弃,失地存人。

然而所有的人都是不甘心的,周政贤尤其不甘心,那里可是最肥美的草原、最肥沃的黑土,多少阿什哈达军民还盼望着回去种田。

在结冰的松花江面上昼夜兼程,驯鹿雪橇远远好于马,驯鹿的耐力更胜一筹,从白杨木镇到前郭尔罗斯,驯鹿雪橇两天就到目的地。

周政贤进入前郭尔罗斯城寨,谭一与哈布图蒙术立即汇报了清国使团的情况,而李永芳的儿子李延庚已经在城寨之中,要求会见。

了解了情况后,周政贤决定马上会见李延庚。

见到李延庚的时候,李延庚看着周政贤,长施一礼道,罪人李延庚拜见将军。

周政贤问,既为清使,何称罪人。

唉,李延庚一声长叹。

身侍敌国,背弃祖宗,苟活于乱世,惜命于蛮族,进不能报效国家、退不能保全名节,青史骂名,遗臭百载,虽生尤不如死,何止有罪,罪孽深重亦……

动情之下,李延庚几欲垂泪。

看着大清使团的使者有如此表现,周政贤莫名惊诧。

李永芳是叛徒卖国贼,谭启明是知道这个历史人物的,而李永芳的长子李延庚却是一个民族英雄,谭启明是不知道的,因此周政贤对于李延庚的表白出乎意料。

周政贤道,既然先生心系国朝,有悔悟之心,何不弃暗投明。

哎,吾何曾不想,大丈夫立世,当上报国家,下扶黎民,此国难当头之际,报国何惜性命。奈何家父投敌于前,助辽南起事又泄密于后,今已被伪朝羁縻于家,已是来日无多,命不久矣……

周政贤道,辽南起事之说,某知之甚少,还烦请先生解惑。

李延庚道,辽南三州,复州、盖州、金州,皆我大明土、居我大明人,守将刘爱塔者,又换兴祚,为女真第一汉人猛将,兴祚与吾身在伪朝之堂,心有报国之志。

复、盖、金三州之民,苦女真苛政久矣,吾与兴祚,谋将三州之民举事,奈何通国朝宁远、登莱诸将,皆敷衍推诿。

若举事,守无增援之军,退无南渡之船,辗转数载,进退失据不敢仓促。

宁远诸公又泄密于伪朝,伪帝闻之,雷霆震怒,屠复州,囚兴祚……

唉,吾本将死之人,然观诸君,称中华、言汉语,有盔明甲亮之军、有朝气蓬勃之民,固请相见,窃问君有何能?何志?能止于于此。

周政贤听吧,说,有谭公启明者,学贯古今,漂流世外,见我等辽民,阻隔苦寒之地,织无丝棉、食无稻粟。

蒙谭公不弃,开山冶铁、结网求鱼,以至物阜民丰,黎民归心,谭公与权与利皆不谋私,行周召共和事,内外决断皆出自元老,今谭公北行,不能相见,故元老院诸君遣吾相见。

君有赤城之志,某必如实向告,周某本大明阿什哈达千户,为我大明世代镇守阿什哈达,辽东之变后,于国朝隔断千里,苦守百里之地,恰固穆巴图尔来犯,城破人亡之际,一发千钧,谭公将索伦兵300,阵斩固穆巴图尔。

思我等汉人拥兵在北,必遭女真清剿,计命归顺蒙古部落之名,以疑惑女真。

时至今日,我等自唤北明,视大明乃我父母之帮,共和族众,凡索伦、蒙古、铁骊、朱赫诸族,习汉语、忠《大诰》,即为中华民族,地虽广十万,然则丁口不足,只有2万众,可战之兵千人。

以千人之军,必不能与女真一战,还请先生教我如何化解。

李延庚道伪帝乙巳年意欲犯明,当此之时,正秣兵厉马,无暇他顾。

而伪先帝至今,数次劫掠北方,伪帝之心智,今北地几无生民,今君依托蒙古部,伪帝自知丁寡,推满蒙一体,蒙古诸部拂逆则必剿,归顺则和亲,今伪帝遣家父前来,欲为南犯索马,前郭尔罗斯草原,出好马,天下闻名,索之不得,必会来犯。索战马5000匹之数。

周政贤闻听大吃一惊,5000匹战马,这个数量实在不少,整个北明目前也只有8000匹战马,前郭尔罗斯草原牧民手中有马匹几万,但是要挑选、训练出5000匹战马依旧是非常困难的。

皇太极需要的就是战马,其他的谴责雇佣罗刹兵,送儿子去当人质都是虚的。5000匹战马是可以让一个蒙古部伤筋动骨的,没有了战马的蒙古部是非常好拿捏的,没有了战马的蒙古人,与明国的汉人村子一样,两、三个白甲兵就能把他们砍尽杀绝。

皇太极的使者不但来前郭尔罗斯,皇太极的使者不断从盛京出发,去蒙古各部索要战马,皇太极等待这些信使的消息,皇太极要杀一儆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能不能少交战马?用其他财货顶替,周正贤想找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李延庚想了一下,如用它物顶替,鄙观伪朝,急需之物,一缺可战之兵,二缺可战之马,第三缺可食之粟。

以上三种,索伦死兵伪帝求之不得,索伦兵敢战而不畏死,伪帝凡攻城掠地,皆言无索伦死兵不战,若能以索伦死兵千人替之,定会应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