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春秋五霸主 > 第127章(第1页)

第127章(第1页)

后四卫为王的亲军,负责王城卫戍,不辖制军府,直接听命与王,左右禁卫军负责外城防务,左右羽林军负责内城军务,可以说是熊胜的随身近卫。

辖制军府的十二卫军,每卫常驻军五千,实际军制每卫是二万至三万,这些士兵隶属郡县分派土地,户籍为军籍,家属随军隶属郡县户籍,可在郡县内分得田地,因此在农忙时可以负责垦荒屯田,农闲时参加训练,同时又可以和家人团聚,免去思乡之苦。

而在战事发起时,那些散居的士兵,又可以随即归队,这样一来,每卫随时可集合军队,这种军府制度,不但省去国家大笔开支,同时又对地方上的发展,起到开发作用。

王城的四卫军,每卫常驻一万,不需要参加农耕,这样的兵制措施下来,偌大的楚国,每年只需要养兵十万,而当时的军队并不需要发军饷,只需要配发军备和征调粮食,这对楚国来说,无疑就轻松了许多。

十六卫军的编制建成后,熊胜随即提拔黑翼和徐凇,担任了左右禁卫和左右羽林四卫的大司马,负责王城军务。

镇国公沈诸梁被任命为左右翊卫军大司马,驻扎柴桑,负责防范吴国的军事行动。

项陵提升为淮南伯,任命为左右屯卫大司马,驻扎寿春,负责阻挡吴国北上路线,并震慑北边的宋、曹二国。

唐靖被任命为左右御卫大司马,驻扎在新成立的颖川郡,颖川的各县是由攻下的郑国土地组建而成。

原楚国大将袁延,被任命为左右候卫司马,驻扎南阳,负责抵御西边秦国军务。

乐宁被任命为左右骁卫大司马,赵武被任命为左右武卫大司马,乐宁与赵武的四卫军,驻扎在都城江陵,分别设立了南北大营,负责拱卫京师之责和征伐。

军队的制度做了改革,文官政体同样也进行了一些改革,熊胜废除了楚国令尹等官位,逐渐完善改制战国后期的秦制,即三公九卿管制。

最早追随熊胜的范蠡获封为楚国左相,文种获封为楚国右相,同时一干楚国旧臣,也都的到熊胜的提拔,至此楚国都城欢庆一片。

楚国军政的改制,也预示了楚国强盛时代的来临,争霸是熊胜第一步,也是楚国群臣的共同梦想。

三年之后,休养生息的楚国,粮食堆积如山,百姓丰衣足食,兵器盔甲陈满库藏,壮丁甲士遍布全国。

而在这三年之中,因熊胜致力休养生息,对中原采取的政策是和为第一,而同时全力开发南方与巴蜀地区,使南方各族百姓,纷纷归顺,使一向动乱的楚国后方,实现了统一的和平时期。

而这一时段内,吴王夫差放回了越王勾践,不料越王勾践却在半路被伍子胥派人暗杀,这件事情也算是在这三年之内,比较大的事件,当时的夫差非常震怒,但事情已定,最后也吴王夫差也只好灭了越国,收越人土地归于版图。

至此吴王夫差日益骄横,不断派兵北上,干扰齐、鲁、宋、曹四国政事,俨然与诸侯霸主自居。

而这几年,身为霸主国的晋国,却因内乱不止,君权旁落,而无力与吴国抗衡,只能睁眼闭眼,看着吴国趁雄。

同样这三年来,熊胜的楚军,也没有跟吴军真正抗争过,只要吴国来攻,楚军多半采取防守态势,自从得到原蔡国土地淮南后,楚国对吴国的防御构造,就有了南北呼应趋势,驻守柴桑的沈诸梁与驻守淮南的项陵二人,皆是当世名将,二人遥相互应,使吴国无法越雷池一步。

要不是熊胜对二将言:&ldo;夫差胸才伟略,但却骄傲自负,要想一举而击之,必须先骄其心,方可一战而下。&rdo;不然项陵与沈诸梁早就举兵应战了。

这也是吴国这些年来,能够横行齐鲁大地的原因,没有楚国的干涉,没有越国的掣肘,吴王夫差有伍子胥这样的人才辅佐,想不强盛也是难的。

公元前493年秋,既周敬王26年,齐鲁交战,鲁约盟国宋国共击齐国,齐景公求救吴国,吴国应约北上。

吴国大军在吴王夫差的亲自率领下,一举攻进鲁国,大军直逼鲁国都城之下,鲁定公派人求援晋国,晋不出兵。

求于曹,曹畏吴,拒出兵,求于郑,郑同样畏吴,拒绝出兵,不得已鲁国只好向吴国投降,表示愿意割地请和,吴国准鲁国请和,之后吴军驻扎鲁国边境的黄池,筑高台,邀请天下诸侯会盟黄池,共商霸业。

熊胜在接到吴国文书后,随即召集群臣,商议北上之事,楚国的最后的决议是,联合诸国,兵分两路,扫灭暴吴。

楚国的朝会定下后,熊胜派出各路使者,出使中原各国,约请诸侯共同前往黄池。

熊胜同点齐大将黑翼,乐宁等数员将军,随同左右,率领左右骁卫与左右羽林军共的五万大军,其中三万骑兵北上,这支三万人的骑兵,可是熊胜这三年来的心血,这支部队的诞生,将会给天下诸侯带来一次震撼性的效果。

唐靖率领左右御卫军,负责接应熊胜大军的行动。

同时熊胜封沈诸梁为征东大将军,项陵副之,督率左右翊卫军和左右武卫军,由大江与淮水而下,进攻吴军,同时赵武的左右屯卫军负责接应,六卫军共十万人马,对吴展开了军事行动。

徐凇率领与文种负责留守国都,袁延率领左右侯卫军,负责征集粮草器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