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反击,向死而生。”李来亨暗自咬了咬牙,胜负在此一举,不能取胜的话,连坚守山林的资本都要失去了。
李岳知道父亲也没有多少信心,本来拥戴三太子可能是个转机,但被父亲的几句话浇灭了热情。
“三太子这些年隐姓埋名,颠沛流离,兴许真的曾避祸海外。”
李来亨把身体靠进椅中,脸上浮起笑意,说道:“倒是长了见识,开了眼界,应该已不是深宫贵胄那般,不知民间疾苦。”
李岳点了点头,随口说道:“也不知道他所说的破城之法管不管用?”
“所以才要你跟在身边,既是保护,也是多加观察验证。”李来亨说道:“你明白为父的深意吧?”
李岳眨着眼睛,终于还是点了点头,心中浮起几分黯然。
如果在清军的围攻中失败,自然是由他保护三太子逃出生天。父亲应该是决心死战到底的,李岳岂能不明白。
李来亨满脸慈爱地看着儿子,轻轻摆了下手,温言道:“去吧,按黄先生的要求选拔人手,便跟在他身旁听用。”
李岳站起躬身一礼,沉声道:“那孩儿这便去了。”
李来亨微笑颌首,目送着儿子大步走了出去,才轻轻地叹了口气。
如果没有黄立的到来,没有对疑似“三太子”的脑补,历史上的李来亨便没有再发动反攻作战。
一来是各家联合作战没有再度实现,其次是粮草物资不足,最关键的原因,可能是和心气有关。
虽然李来亨英勇奋战,直到最后壮烈殉国,但在他心里,恐怕在恶劣的形势下,失去了抗清复明的信心。
不得不说,永历被杀,李定国和郑成功相继病亡,对抗清大业,以及反清义士是非常沉重的打击。
可现在,尽管李来亨还是不能百分百地确认黄立的身份,但一个非常疑似的理由,也足以重新燃起他心中的斗志。
“连三太子都知道不拼死一搏,便是坐以待毙,某又岂能不如他?何况,三太子也赶来并肩作战,某又怎能瞻前顾后、畏怯不前?”。。
李来亨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方的山峦叠障,眼睛微眯,握紧了拳头。
人的心理便是如此,就象朱三太子的名号能够鼓舞人心,一呼百应。
人们可能并不在乎朱三太子是真是假,只要一个响亮的名号,一杆不倒的旗帜,一盏黑暗中指引方向的明灯,一丝奋斗拼搏的希望。
黄立出现的意义便在于此,这恐怕比他掌握的那些知识,熟知历史的轨迹,更加地重要。尽管他还没意识到这点。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