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的操练渐入佳境,终于又搞定了一件事情,此刻赵昺的心情觉得挺好。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的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心情大好的赵昺,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
文天祥等人虽然觉得皇帝唱歌似乎有点不妥,但仔细一听皇帝唱的这小曲儿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的还挺好听。
只不过很短暂的时间,赵昺的歌声就被训练场上的各种声响淹没了。
赵昺感叹,自己又何尝不是那背着重重壳的蜗牛,一步一步向前行走。
在穿着便服锦衣卫的护卫下,赵昺乘坐马车离开了文天祥的驻地,继续前行。
一路走走看看。
荒野之上,险要位置,无数的辅兵和百姓在军官们的指挥下,正拿着工具挖着深沟。
眼前呈现出一道道纵横交错的深达两米,宽约三米的壕沟。
目光由近及远,一个个黑点好似蚂蚁一般。
如蝼蚁一般的百姓、士卒,此时却爆发出无比惊人的力量!
此时的大宋军民,只为了不让鞑子掠夺他们的财富,霸占他们的妻女,正在用实际行动扞卫自己来之不易的生活。
人群之中,赫然出现着宫中太监的身影,衣服上、鞋子上满是泥土。
红色的宫衣,正是内廷李公公。
“诸位放心,官家自然会挡住鞑子的。大家伙加把劲,把这沟挖的再深一点,宽一些。这狗鞑子要是真来了,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关于太监,宋朝不叫太监,叫内侍、内臣、宦者,又叫中官。
宋朝也不称呼某太监为某公公,一般称其为“中贵人”,这也是一种尊称。
高级太监称为“大官”,中等太监一般称为“阁长”。
宋朝太监机构分为两个:
一是内侍省,称为前省,负责掖庭(宫中旁舍,宫女居住的地方)、洒扫、杂役、内坊等。
二是入内内侍省,称为后省。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入内内侍省更接近皇帝本人,负责侍奉宫廷内生活事务。
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赵构废除内侍省,并入入内内侍省。
(本书按照阅读习惯仍然称呼某太监为某公公。无他,习惯尔。)
李公公忙的满头大汗,声音喊得有些沙哑。
然而并没有多少人回应着眼前的这位大太监。
百姓们甚至不少士卒的脸上都露着一片愁云。
乱世之中,朝不保夕,好不容易过了几天太平日子,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害怕这难得的短暂的美好,再一次失去。
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
就是这个道理。
“乡亲们,谁给大伙儿分的地?谁给大伙儿发的钱粮?”
“这自古以来,可有百姓干活给工钱的?”
“这都是咱们的赵官家给的,这点苦咱们要是都受不住,那咱们不如想想要是鞑子来了,大家伙儿能有好的么?家里的妻儿老小还怎么活命?”
“大家伙儿都想想现在的日子,是不是一天天的好起来了?难道还想和北边那些人一样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么?”
“家里面有当兵的,你们可以打听打听,官家可曾少给了一个铜板的粮饷?”
李公公滔滔不绝,讲的口干舌燥却顾不上喝上一口水,不停地大声疾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