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学概要》最快更新[630kan。cc]
今天是我们净土教观学苑的开学典礼。学人代表整个净土教观学苑的工作团队,来跟诸位报告我们创办净土教观学苑的宗旨。
我想诸位看到这个标题,首先看到的是“净土”两个字。“净土”就是我们心中一定有佛的功德,因为它是佛力加被的法门。所以听到净土,就知道我们是要提起佛号的。那为什么在念佛的过程当中,要加一个教观呢?因为,假设没有智慧的观照,没有智慧的引导,我们的佛号很难到达净土。
一般人的佛号,他的活动范围,只有在三界活动,所以一般人的念佛,很难超越三界。如果我们很深入地去了解历代净土宗的祖师,我们会发觉,在净土宗祖师的开示当中,尤其是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他明显地把念佛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善念式的念佛,一个是善根式的念佛。
我们刚开始接触净土,主要的内心世界就是一种信仰,我们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无所不在,相信阿弥陀佛他一定可以救拔我们,所以我们愿意在我们心中把佛号提起来。但这个佛号它完全靠信仰的支持,这个佛号很难坚固、很难究竟圆满,这种念佛——善念式的念佛,它只会在我们生命当中创造一种安乐的功德。所以,我们应该从一种善念式的念佛慢慢慢慢地提升到一种善根式的念佛。你必须有一个根。佛法只要讲到“根”,那就是一种智慧的觉悟,对真理的观照。我们透过智慧的观照,就可以把这个佛号的力量完全表达出来,而能够究竟地解脱——所谓的临终正念往生西方。
所以,我们今天创办“净土教观学苑”,其实是希望帮助所有念佛的人。我们希望你能够从一种善念式的念佛,而提升到一种善根式的念佛。这个过程我们会有三年的时间来做一个教育。今天我们利用开学典礼,简单地说明一下。
请大家看净土教观学苑的《修学纲要》,我们先看第一个,因地的修学,再看果地的功德。
先看因地。在净土宗,当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我们生命当中会出现两种力量:一个是佛陀的加持力,一个是我们心灵的开创力,佛力跟心力的交互作用。
我们先看佛力。我们要有佛力的加持,一定得有个所缘境。我们想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谁代表阿弥陀佛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音声,因为它最容易进入到我们的世界,音声跟我们的关系最为直接,而观想、观像,相对就复杂。所以当我们提起一个音声时,要能够达到佛力的加被,必须有专注力跟相续力两种力量出现。
一般人很容易做到专注,说:一句弥陀念、诵、听。当你提起佛号,念从心起;然后你创造一个音声,声从口出;第三个你把它听回去。所以当你听得到你的声音的时候,阿弥陀佛的光明,在你心中已经出现了。那么这个时候你背后的力量,是什么支持你的佛号呢?信仰,一种信仰。
但是,这种信仰很难抗拒我们无始的妄想,所以我们刚开始在心中,只能够创造点状的佛号,就是念念佛、打打妄想,打打妄想、你还念念佛。在妄想的隙缝当中创造佛号,因为你没办法抗拒妄想。你只有趁你没有打妄想的时候,提起佛号,你不能跟妄想直接抗拒,没办法!因为你念佛的时间是今生才开始栽培,而你的妄想是打了无量劫,是熟境界。
所以我们刚开始的念佛,必须在佛堂、必须在没有人干扰你、没有人刺激你的时候,你在佛堂当中把冷气打开,心平气和,然后提起佛号。刚开始是在没有敌人的状态中去提起佛号,这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可以再进步,可以从专注力而提升到一种相续的力量,让你这种点状的佛号,变成片状的佛号;从心于佛号专一安住,提升到心于佛号相续安住。这个时候就不是只有信仰而已了,信仰的力量已经不够创造一种相续的佛号了,你就必须有一种智慧的观照了。
你的佛号跟你的心理水平是有关系的。你心理素质不够,你是创造不好坚定的佛号的!因为你的佛号是谁在念呢?不是嘴巴念佛啊!是那个明了的心在推动佛号,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才会变成不可思议!所以你如果要提升你的佛号水平,你必须要提升你心理的素质,因为佛号是你的心在忆念,是能念的心、是那个明了的心在念佛,不是嘴巴念佛。
我们怎么样提升我们的心理素质,让佛号更坚定呢?当然必须有历代祖师的传承。这当中善导大师讲得最简单,就是修皈依。你不是只有信仰而已,你必须要通身靠倒!我们必须观想,自己是生死罪障凡夫,无量劫来常没常流转,没有出离的力量。
第一个,你要观照: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一个人要先了解自己。我们的定位只有八个字,就是“业障深重,求出无门”;第二个,我们要相信,阿弥陀佛有广大的加持力,他一定可以救拔我,弥陀大愿必定救拔。这两种智慧:一个对自己的了解;一个对佛陀的了解,佛陀是怎么回事?弥陀的愿力广大,他必定救拔。
印光大师说这两个还不够,又加了一个:就是“无常迅速,早作准备”。印光大师把善导大师的思想又加了一句话,就是说你要把死亡这件事情放在心中,你没有太多时间了,你没有太多时间打妄想了。他说,你一个人要把佛号念好,要把“死”字挂在额头上,就是说你的生命不多了,你必须有一种危机意识。
我们把善导大师跟印光大师这两个智慧的观照,把它加起来就是三个智慧:第一个,你观想你自己“业障深重,求出无门”;第二个,你观想阿弥陀佛“本愿广大,必定救拔”;第三个,你要知道你自己“无常将至”,你必须“早作准备”。你说:我还年轻,是吧?怕啥!不可以这样讲,年轻人往生的多得去了!
所以,透过智慧的观照,我们对阿弥陀佛的佛号,就不只是一种点状的信仰。点状的信仰就是说,它只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它只是在你做完工作,去旅游,你把生命的时间都扣掉以后,剩下的时间才给阿弥陀佛,他只是你生命的一小部分,这个叫做信仰。你这样子是很难把佛号念好的,因为你的心态,佛号在你心中的定位,只是你生命的一小部分,它没有足够的力量来产生你生命的改造、生命的流转,不可能!但是它会让你生命当中,活得快乐一点。
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加持是相互的关系,不是单方面的关系。诸位要知道,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你对阿弥陀佛的付出有多大,他会给你多大的回应。所以,我们透过智慧的观照,我们就知道,其实阿弥陀佛是我们的全部,叫做“一心归命,通身靠倒”,这句佛号你是怎么想的,这很重要!你念佛的时候你是怎么想,这就是你的智慧水平、就是看你对人生的理解有多深了。你认为它是一部分,它就表现一部分的力量给你;你认为它是全部,它就给你全面的加持。所以,你想在心中创造佛号,你就要有智慧了。印光大师他把念佛的人再加上智慧的观照,他这个信心就叫做真实的信心,而不是一般的信心了。
有些人念佛,他也不观照,就是一路念,念到时间到就出来,该干啥还干啥,就这样子。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他也不知道阿弥陀佛怎么回事,他也不知道这个死亡什么时候到,完全靠信仰,点状的念佛、片段的功德。
所以,念佛的人第一件事情,先完全接受弥陀全部的光明,就是你必须把心态准备好,这个是需要教育的。你必须了解自己,你为什么流转?你为什么会在三界生生世世的流转?这个事情一定有原因的。
第二个,在?方诸佛当中有那么多佛陀,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得到历代祖师、?方诸佛唯一的赞叹?凭什么释迦牟尼佛讲完阿弥陀佛的时候,六方诸佛会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凭什么?他在诸佛当中有什么样的特色?你都必须了解。你对佛陀不了解,你不可能把生命交给他,不可能!这不合逻辑。我们不可能把我们所有的生命,交给一个陌生的对象,不可能!完全凭信仰是做不到的。
所以,我们在念佛的过程当中,除了一念的信仰以外,那个智慧的观照就变得很重要了!它会让你的信仰更加坚固,更加广大,让你的生命能够完全地投入,你无所保留的“一心归命,通身靠倒”。这个都是要教育的。这一块就是我们在净土教观学苑安排的净土学,就是在培养大家怎么样能够创造一个全面的佛号的功德,而不只是片段佛号的功德;就是希望大家把点状的佛号提升为片状的佛号。
好,这个地方是佛力不可思议,这一块我们会有一些相关的课程,提升大家念佛的水平,让佛陀的光明,在你的心中全面地开展出来。当你心理准备好了,佛陀的光明会全部在你心中散发出来。
我们再看第二点,这个是净土宗最弱的一块,心力不可思议。心力,从佛法的角度,我们心里是没有什么力量,当然我们本来有力量,但是后来被很多的问题障碍住了,所以我们必须把很多原来的力量表达出来。
净土宗,如果你看《弥陀要解》,你就会知道,我们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三种力量出现,缺一不可。这三种力量都跟智慧有关系,你不可能天生就有,不可能!都要经过后天的教育。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安住力,这最根本。
在《楞严经》里面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安住的,有攀缘心,这是习惯,不需要教育。这个攀缘心有什么问题呢?它让我们的生命不得自在,我们没办法控制我们的情绪,因为攀缘外境,我们就住在外境,就心随境转。
心随境转有两个过失。如果你没有在打坐,那你就感觉不出攀缘心有什么过失。第一个,你在禅定当中,过去的业力会出现很多的影像,只要你仁者心动,你就完了!这是第一个过失,破坏你禅定的功德;第二个,最可怕的是临命终时。诸位!临命终时,它不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时候,绝对不是!古人说,腊月三?算总帐,那是算帐的时候。我们先不谈过去的业力,这一块太复杂了,就谈谈今生的业力,谈谈你今生从小到大所做的事情,这几?年就够了,算这笔帐就够了。
唯识学上说,你从小到大,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可能忘掉了,但是临终的时候都会现前,你一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在一瞬间都会让你重新看到,所以你的心是百感交集。只要你的心看到这个所缘境,只要你动一个念头,你的佛号就没了,因为心随境转,你就去投胎,中阴身就是这样。一念差池全体残,你才知道生死业力的可怕,所以,这个生死关不容易过。为什么呢?因为你临命终时,它不是风平浪静。我们要训练自己不随外境的干扰,才能够很自在地忆念你的佛号,然后跟弥陀的本愿接触,跟弥陀的本愿感应而往生西方,不受外在业力的干扰。这个很重要!
其实,光是生死业力,它不可能让你投胎。那是需要一种因——亲因,你一定要动念头,要动爱取。你只要不动念头,这个业力它没办法影响你,所以你跟业力也是感应道交,你要不感应它,它有跟没有一样的。有地雷我不去碰它,就等于没有。
所以,临终的正念,诸位!你要知道,我们不是今生才来到人世间,我们在人世间打滚太久了,这个因缘业力错综复杂,我们不知道临命终时,会出现什么景象来刺激我们。但是,我们可以做好准备,就是你的心中必须有一个机制、有一个系统,能够遇到这个境界的时候,能够保持不迷、不取、不动。
那怎么办呢?这个事情迟早要发生的,但你不要担心,佛陀有的是方法。佛陀告诉我们说,你应该要了解,就是什么叫做“诸法因缘生”。这句话很多人不懂,我们嘴巴讲“诸法因缘生”,其实你不一定懂什么叫“诸法因缘生”。你不了解空性,你就不了解因缘,这两个是有关系的。
佛法的空性,它不是讲现在是空,不是这样子。佛法的空性,从《楞严经》的解释就是说,你本来是空性的,本来是空的。佛法的空性是建立在你的原点——你生命的原点,你本来清净,它没有说你现在清净,没有说!说你本来是清净的。那么我们本来是清净的,这说明什么事情呢?说明这些都是妄想创造出来的,你本来不是这样子的。
所以,《楞严经》讲,你要能够在临终时——当你人生所有的遭遇境缘现前时,能够保持不迷、不取、不动,那你首先要了解,你的人生是怎么回事?我们的人生,只有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了——“来无所从,去无所止”,人生没有开始,它也没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