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雪白血红剧情分集介绍 > 第141章(第1页)

第141章(第1页)

&ldo;文化大革命&rdo;中批斗他,他和造反派对骂。受不了了,跑回当年的4纵。一报姓名,哨兵瞪圆眼睛瞅他谁不知道&ldo;程远茂&rdo;呀i可部队也不能总&ldo;窝藏走资派&rdo;呀。造反派觅到踪迹来揪他。临走,老战友都来送行。军长呀,师长呀,最小的是团长,吉普、轿子车一大溜,好像欢庄一位国家元首,把造反派唬得够呛。

程远茂带一个加强排,守卫铁路桥头堡。

桥头堡一直是重点攻击目标。14日这天,锦州大战,塔山大打,桥头堡也打得最凶。

&ldo;重庆号&rdo;上的大口径炮弹,大都落在桥头堡一带。工事都毁了。

炸上天的不用说了,埋在工事里拱不出来的,也都那麽的了。活着的,一个个满面焦黑。身上泥呀血呀火呀,眼睛红得喷火冒烟。

程远茂吼着,叫着,打着,来回跑着。不能用语言指挥了,他就拍肩膀比划。该反击了,他端着刺刀冲出去,大家见了都跟着往上冲。

有人说他有勇无谋,想必是有根据的。给他一顶&ldo;法院院长&rdo;的乌纱帽,让他去做古装戏中七品县太爷的本职工作,那是乱点&ldo;鸳驾谱&rdo;。但在这一刻,有谋首先需得有勇。没有勇气,不敢上,堆了架,或是冲动得红了眼,满脑子只剩下个&ldo;冲&rdo;和&rdo;杀&ldo;,即便长着个诸葛亮的脑袋,也守不住桥头堡的。不知打退多少次冲锋,弹药不多了,50多人的加强排就剩7个人了,撤下阵地後,7个人还能走能打,能吃能睡,就是甚麽也听不见,聋了,木呆呆,傻呵呵的。若不是另一条也是指导员的山东汉子迟久慕,带领4连冲上来,这样的7个人也没有了。如今,&rdo;塔山阻击战纪念馆&rdo;里,陈列若两枚手枪子弹,弹体裹着厚厚的绿色铜锈。那是程远茂准备留给自已用的。

後来,敌人的劲头就不行了。

15日下午,敌人攻击松山阵地。攻不动,趴在那儿不动弹。守在最前面的36团2连之班战士曾国考,灵机一动,喊起来:跑了!跑了!

敌人以为後边的真跑了,回头就跑,乱成一团。

很多老人都谈到国民党的督战队。4纵有的老人,还看到冲锋前敌军官在队前训话,手里挥舞著金元券。讲甚麽听不见,那意思是谁都明白的。

冲上去是金钱,退下来是枪弹。流血的政治到了这份儿,也算一丝不挂到家了。

共产党用的是军功章,是士兵家中分得的土地,是在土地上生长的人心。

士气是不能用怆口胁迫,也不能用金钱堆垒的。重赏之下的勇夫,勇气是不能持久的。因为冥冥中的那个世界用不著金元券。而我们後来把政治视为万能,&ldo;政治统帅一切&rdo;,&ldo;一通百通&rdo;,又能从当年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历史现象中,得出甚麽样的联想呢?

老人们当年打土豪时,还有种革命行动&ldo;打菩萨&rdo;。这和後来红卫兵&ldo;打四旧&rdo;砸文物,似乎不能混为一谈,可能说一点联系也没有吗?&rdo;

任何社会现象都能在历史上看到影子,有时简直就是重复历史,或是变相重复历史。

第29章   西南有条河

塔山村西南有条河,河宽30米左右。当年睿亲王多尔衮在这里饮过马,得名&ldo;饮马河&rdo;。

以河为界,国共恶战六昼夜,更名&ldo;胜利河&rdo;。

大战期间,这里是尸山血河。

黑土地知道

‐‐黑土地英雄谱之四

从程远茂到梁士英,生者与逝者,都是那个时代的英雄。

那些连姓名都牺牲了的人呢?

无名者

张继磺老人说:28团在塔山伤亡三分一,2连、3连、4连和5连伤亡最大,在三分二左右。其中,牺牲209人。这209人是掩埋的数字。有的炸飞了,遗体找不到了。

张继磺的夫人王敏芝老人说:塔山打仗时,我们後勤在高桥。28团3营长季向蒙来了,说打把扑克吧。我说,你没看我们忙的这个样儿吗?他说:玩一把,就一把‐‐我们今晚就上去了。我们几个人赶紧陪他玩。走後再没见到,有人说他牺牲了,有人说他负了重伤。打完仗,4连司务长来领菜金,进屋就哭,说谁谁炸没影儿,谁谁成&ldo;饺子馅&rdo;了。

胡可风老人说:我那个连,四次打得差不多了。第一次是四平保卫战,140多人剩40多人。第二次打昌图,190多人回来28个。第三次是打完彰武又打文家台。数字记不住了,伤亡也是一大半。最後一次是打义县吴家小庙。200多人剩18个;干部就剩个副指导员,是我现在的亲家公。

这种情形是很普通的。凡是能打的连队,都有几次打得&ldo;差不多了&rdo;的纪录。一个连打剩几个人,补上还能打,还是英雄连。作风在,连队就在。

李兆书老人说:&ldo;八。一五&rdo;後组织&ldo;反攻团&rdo;,各地动员叁军,动员一个连就当连长,动员一个营就当营长。我当时是泗沛县六区治安股长,动员了一个连,200多人。出趟关再进关时,就剩8个了。这8个大都是15岁左右的小鬼,不是在医院当护理员,就是给首长当警卫员,这麽剩下来的。1950年3月苏北发大水,部队拨一批粮食救灾,我回去一趟。乡亲们都跟我要人,说你把我那孩子弄哪去了呀……

1986年5月,当年冀东16军分区一些老人在北戴河聚会,座谈闯关东攻克山海关战斗。老人们像当年从战场上下来一样,见面就说:&ldo;你还活着呀!&rdo;唠着唠着,就泪水吧嗒的了:&ldo;文化大革命&rdo;中,谁谁被打死了,谁谁被打残了,谁谁离婚了,孩于也带走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