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站起身,踱着步,问刘亚搂:参谋长的意见哪?
刘亚楼:还是应该打锦州,林彪踱了一会,叫来秘书,让他把电报追回来。
电报已经发走了‐‐四个&ldo;a&rdo;,岂敢怠慢?
罗荣桓:马上发报,重新表个态,怎麽样?
林彪点点头。
三人讨论一下,由罗荣桓执笔写完电稿。林彪过目,作些改动。
又一封与昨天两个味道的4a电报。
但对那个&ldo;活思想&rdo;,林彪脑子里那个&ldo;车轱轳&rdo;一定已经转动起来,或是已经转出了路数。
据说,10月2日,林彪一夜没怎麽阖眼。
一夜辗转,钟摆究竟摆向哪里?长春?还是锦州?这是谁也不能断言的。不过,从第二封4a电报研讨情况看,应该说,那钟摆还是比较倾向於後者的。
可以断言一点,林彪肯定够痛苦了。不但痛苦,而且紧张焦灼。
因为眼下可不是一个&ldo;均&rdo;字,又一个&ldo;均&rdo;字的那个时候了。大军云集,兵临城下,历史的秒针每一下都是那麽严厉,紧迫,刻不容缓。
无论毛泽东将要说甚麽,从这一刻起,林彪算是解脱了。
电报发走又想追回来,这种事林彪在黑土地上至少干了三次。
就凭这一次,这位平素沉著、冷静,从不轻易表露感情的林彪,也磨叽得够水平了。
不像林彪的林彪,才是真正的林彪。
毛泽东连发两电
&ldo;林罗刘&rdo;这边研讨第二封4a电报,毛泽东在西柏坡收到第一封4a电报。
习惯夜间工作、白天休息的毛泽东,刚吃过安眠药睡下。刚睡下就被叫醒,毛泽东有点火,看了电报,火上浇油。
‐‐这个林彪!……点支烟。
警卫员赶紧点烟。
毛泽东是有名的&ldo;烟鬼&rdo;,一天一至两盒烟。
(毛泽东如果不吸烟,&ldo;文化大革命&rdo;可能就不止10年了。)3年内战中,毛泽东只在重庆与蒋介石会谈时不吸烟。会谈十次,一支烟未吸。蒋介石不吸烟,此生如果两人有幸再见,毛泽东还会如此克制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