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都说,在打锦州和天津时,&ldo;四组一队&rdo;起了很大作用。
很多老人都谈到,一仗下来,各级指挥员都要到阵地或突破口去开现场会,根据实战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打下锦州後就奔辽西,歼灭了廖耀湘兵团後,有的部队还特意回到锦州,补上这一课。
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战争艺术的共产党人。
黑土地上的共产党人由小到大,由弱变强,越打越精明,是与林彪的这些战术原则分不开的。
据说,毛泽东当年对林彪这些战术是肯定的,有的还很欣赏。
据说,国民党当年认为东北共军战术水平高。
而评价一位将军和他的战术的最简捷,也是最权威的标准,是他所指挥的战争的胜利和失败的总纪录。
孙子说:&ldo;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rdo;
军事科学之所以是一门科学,就因为它有规律可循。但一般的规律并不能代替一切,世界上没有一条作战原则是永恒不变的。无论多麽成功的战术原则,都只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时间变了,空间变了,武器改进了,技术发展了,军事组织形式和军队指挥的方法,也都要随之进步和发展。即使是在电子计算机时代,军事科学也不可能成为精确的科学。因为战争主要是由人的活动决定的。
当年的林彪,对这一点是清楚的:这种经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因此,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可适用的;在不同的条件下,就会产生不同的规律。17。
可是,当林彪做神成鬼时,这些东西也就跟着做神弄鬼了。
注释:
1《沈阳军区历史资料选编》,93页。
2同1。
3同1,98页,99页。
4同1,97页。
5同1,36页。
6同1,103页。
7《文史资料选辑》,第13辑,19页。
8《林副主席著作选读》,202页,此书为&ldo;文化大革命&rdo;中出版的小册子,无出版单位。
9《林彪元帅军事论文选集》,82页。
10同9,85页。
11同9,118页,119页。
12同9,128页。
13同9,200页,201页。
14同9,167页,168页。
15同9,1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