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小说]《雪白血红》作者:张正隆【完结】
自序
历史是什么?
一篇报告文学,当然不仅要客观地记录下已经发生的事情。但它首先应该做到这一点。
做到这一点很难,特别是对于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当事者视野有限的挂一漏万的回忆,各种各样只鳞片甲的传闻,显然不无偏见,甚至有意隐讳了事实的文字资料。后人只能在这样的基础上缀合历史,充满主观意识地缀合历史。你可能接近了它,但休想复原它。
能做的是不讳过,不溢恶,不夸饰,不虚美,像老祖宗教导的那样&ldo;秉笔直书&rdo;。
这其实更难。
对这本书尤难。
主要难在有个叫&ldo;林彪&rdo;的人。
很多人问:写不写林彪?
又问:怎样写林彪&iddot;&iddot;&iddot;再问:这样写行吗?
在关东最后那场战争中,家乡那个小镇经常&ldo;开仗火&rdo;(黑土地老人话,即&ldo;打仗&rdo;)。母亲抱着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小小的我,趴在炕沿下哆嗦。
40年后,我感到了母亲的颤栗。
有人说:写现代史难于宇宙史。
一位参加撰写当年3纵战史的老人,被公认为&ldo;记忆力特别好&rdo;。
老人对此也很自信。写完亲身经历的四保临江的小荒沟战斗一节,再去当年战地一看,地形、地物及敌我兵力配置,几乎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儿。
主要还不难在这里。
有的老人说:这事你不用记,记了也不能写。
不服不行,有的真不能写。
有的老人说:你问的这些我都是知道。但不能说,现在还不能说。
望着老人,你会想到飞机失事后千方百计寻找的那个黑匣子。你找到了,却打不开它。
治史者讲&ldo;潜心研究史料&rdo;。可这些不能披露的和锁在&ldo;黑匣子&rdo;里的史料如何&ldo;研究&rdo;?还有那些经常变脸儿的&ldo;史料&rdo;可信吗?
一部《辽沈战役亲历记》,应该说是关于国民党方面最有权威的资料了,而且好像也没怎么&ldo;变脸儿&rdo;。可是,那些能够勾勒出国民党战略框架的原始电文,一份也没有。对照本书实录的共产党方面的大量文电,就会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缺憾。仅凭回忆&ldo;大意&rdo;是不够的,甚至是不可靠的。而且,文章中的&ldo;我&rdo;(或主人公),字里行间尽力和蒋介石划清界限,就像另一些回忆录竭力和林彪划清界限一样。对于跑去台湾的人,遣词用句比较尖刻,无所顾虑。对于留在大陆的败军之将,以及后来从海外归来的人,就有情有面,客气多了。
40多年了,史实的回忆不尽相同是正常的。一忽儿吹捧,一忽儿批判,叫人难辨真伪,倒也能提供个信息,扯出根线头。最难办的,是那么只字不提,好像根本就未曾发生过,且往往是比较重大的事情,叫你无迹可寻,连个判断真伪的机会都是没有。
已经成为历史财富的关东这场战争,一切都是已知数。这里,除了台湾去不得外,只是调查采访的多寡;是正视,还是回避;是实事求是,还是指鹿为马;是抢救这笔财富,还是听任早已不是朋友的时间,年复一年地蚀逝。
时间是个保密大师,是个去伪存真的大师。是个息事宁人的大师,若干年后,当我们可以轻松地打开这支锈渍班班的&ldo;黑匣子&rdo;时,厚厚的尘封中,可能只剩下些干涩枯燥的档案资料,而没了生动活泼、有血有肉的形象了。
外国人似乎比我们还急。
从街头书摊,到国家领导人家中的书架,一部《长征--前所未有的故事》,使索尔兹伯里在中国大出风头。另一位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看这姓名好像咱们龙的传人)先生,在完成主编《剑桥中国史》六卷巨制后,1986年出版一部新的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伟大的革命:1800--1985》。
10亿人口的泱泱大国,那么多作家和史学家在做什么?不是祖宗的家谱外人碰不得,实实在在,这本来理所当然就是我们的事情,而且理所当然应该写得更快,更好!
有治史者说:写中国现代史之难,就难在我们是中国人。
1988年7月8日《青年参考》报道:因为教科书内容有误,苏联取消中学毕业历史考试。
真的,当身体和世界观正在成熟中的学生们,经过一场从精神到肉体的紧张劳作后,发现学到的东西许多不是真的,该多悲哀?
关东最后那场战争糟蹋了黑土地,后来糟蹋的是什么?大人把家谱搞乱了,叫孩子怎么续?
人们都喜欢孩子。因为孩子是明天,是希望,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的生命的延续。
还因为孩子天真,烂漫,真诚,心地纯洁,不说谎。即使说谎,也说得那么天真,烂漫,真诚,自然,能给生活增添一些喜剧色彩。
为人,为文,当然需要成熟,需要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的透视和理解,可首先需要的难道不是真诚吗?要孩子诚实,大人难道不首先需要诚实吗?
有时就想:人为什么要&ldo;长大&rdo;呢?
采访中还有个体会和感觉:惊骇,惶惑,激动,兴奋。
很多作家走到历史中去寻找&ldo;避风港&rdo;。这里却似乎是一片禁脔,险象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