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我形秽》最快更新[630kan。cc]
黎蔓昨日几乎是在石桌前坐了大半个白天,胳膊又不停地抬起放下。是以她第二天晨起梳洗时,稍稍活动臂膀便觉有些酸痛,本是想以手掩口打个哈欠,举起手腕时却下意识地“嘶”了一声。
苏叶是个周全妥帖的,又是镇国公府上的家生子,之前在燕北见过操练累了的兵士如何缓解酸疼。她早早地就用沸水滚了布巾,晾到有些热但不至于烫伤的程度拧了叠好,再用一块干净的布巾裹了防止滴水。听到黎蔓的动静,她忙指挥着秋月一人一边地给自家郡主隔着衣物敷上。
蒸腾的热气隔着布巾和衣袖缓缓渗透进肌理,在泛着冷意的深秋让人觉得分外舒坦。黎蔓慢慢地舒了口气,朝着苏叶略略颔首:“还是你贴心,不然我非得再疼上好几日不可。”
听到主子的夸奖,苏叶不好意思地弯着眼睛笑笑。秋月撅了噘嘴,却又对于“苏叶更加细致”挺认同,是以那点不服气很快消散,只眼睛骨碌碌地转了转,劝道:“郡主既是胳膊泛疼,不若就在宅子里歇息两天?过几天再出去看也不迟嘛。”
“明日复明日,一天推一天……眼下筛掉剩余的还有七八家,咱们得从这七八家里挑出最合适的,挑出来后还得和人商议具体采买的事儿。若总是歇息,那这些事情什么时候才能做完?”黎蔓失笑。
说话的人对着秋月轻轻地说:“我还想着早些把这纸页的事敲定了,一来是为着书坊,恐迟迟找不到新的纸页会夜长梦多;二来也是能早些回渠县,二郎叫我只管在这儿放开了玩,这哪里使得?也不知道远州怎么样了。”
尽管汪梁等人在远州侵吞朝廷赈灾钱粮且收受贿赂的事情已然败露,远州的大半官员也被下了牢狱翻不出什么风浪,陆闻砚和帝王暗卫坐镇,真相大白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但黎蔓这几日总觉着有些心慌,又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她一向相信自己的直觉,思来想去猜测会不会是远州的事还会再起风波。
钱庄掌柜的消息很是灵通,邻近的渠县若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他应该会告知自己——除非陆闻砚刻意叫人瞒着。才到齐谷县三天,叫家丁们经常在两地来往打听消息对他们也实在辛苦。黎蔓琢磨了许久,又想到某人舌灿莲花、睁眼说瞎话的本事,觉得还是自己早些把纸页的事情解决了返回渠县比较好。
不过秋月说的也不无道理,毕竟周身尤其是胳膊的酸痛不可忽视。黎蔓思忖片刻,摇摇头道:“不过我起来后身子确实不太爽利……这样吧,咱们上午就不出门了,晌午过后再出去看看,今天只看个一两家,想来若是摸得清楚,之后去看别家的也会更轻松些。”
万变不离其宗,一个行当里纵使有再多的人造出再多的、不同的物件儿,最基础的手艺大抵也是相同的。
不过怎么说,至少自家主子还是松口愿意歇息歇息了,秋月哼唧的声音小了些,自顾自地喃喃道:“……郡主总是这样闲不住。”
“你要是想编排我可得再小声些,这样的话我可是能听得一清二楚,”黎蔓生出了几分逗她的心思,施施然打趣着,忽又莞尔一笑,慢悠悠地说,“我比较贪心,当然闲不住了。”
听了这话,秋月丈二摸不着头脑,她困惑地蹙了蹙眉:“这是什么话?郡主哪里贪心了?”那远州贪官的斑斑劣迹犹在眼前,自家郡主平日里脾气一等一的好,不争不抢的,对下人们也大方,怎么会和“贪心”二字有关系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用热布巾敷了一会儿,黎蔓感觉自己胳膊松快许多,她试探性地摆动了一下手腕,“咱们前些日子也在书坊待了那么久,你们觉得陆氏书坊盈利最多,该是什么?”
秋月闻言思索起来:“咱们家书坊吗?让我想想……该是那些诗集文集吧?我感觉去书坊的时候,那些人找伙计记账时大多买的都是这些。”
“你说的也没错,可这也正是咱们书坊比之其它民间书坊不同的地方,”她坐在桌子前,本想取了纸笔边写边说,却又难得生了躲懒的心思,索性口头上念叨,“在离开京城前我在京城里转悠了大半圈,其它书坊印卖最多的是历书、字书、医书、工艺书这种,拿历日来说每本不过十多文。咱们家书坊也卖历日,一本却要七八十文。官府也印历日,每本卖两百多文。”
历日关系着平头百姓该在何时翻土、播种、收割,几乎家家户户都必备的。大虞太祖在位时不允许民间私印历日,但因着官府历日所卖价格实在过高,毕竟现在乡下普通百姓每日所挣也不过一百文到两百多文左右,何况百废待兴的建朝之初?
那时有心思活泛者偷偷私印,质量差了不止一星半点,但也足够看,主要还是便宜,于是大受欢迎。官府屡禁不止,太宗登基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几年,索性把那条禁令废除了,只要求各个书坊不许乱刻,不要有讹误,以免耽误农时。
“其它的那些什么民间所喜之书哪怕不提,你俩应该也明白了吧?总之其它书坊里最受欢迎的书册,我们书坊卖得却不多,因为太贵,”布巾已经冷了不少,黎蔓摆摆手,示意两人不必再换新的来,“这也很正常,要让我花上一整天得来的营生去买一本历日,况且别家还有更便宜的,我当然会选后一种。”
“咱们书坊里之所以那些文集诗集,又或是那几册房选册子卖得好,和陆氏书坊名气大有关,比之普通百姓富裕一些的文人来说,他们会更注重书册的优劣,”黎蔓一只手搭在桌子上,一只手举起来掰着数,“陆氏书坊之前一直以讹误少、书册精良闻名于民间,陆家是皇商,陆闻砚又是十七岁就中了进士,大伙儿自然都会想——他是不是看了他们自家的书成为才子的?”
更在乎能否填饱肚子的普通百姓或是需要负担人口较多的家族,不会花上和一斗米相同甚至更高的价钱去买一册书,但能够满足温饱的富人抑或是享有官府补贴的学子会买。
“十七中进士”的陆闻砚可谓是陆氏书坊的活招牌之一,黎蔓接任掌柜后的“换书验书”和“求是堂”更是让“陆氏书坊欢迎嗜书成癖的人”深深印入人们的脑海。陆氏书坊的书较之其它书坊昂贵不少,较之官府却也还是便宜一些。于是不少文人墨客咬咬牙,许是想着买些精良的书册,许是也隐隐向往着年少成名,许是认为自己本也是嗜书成癖的人……
黎蔓自然不敢确保自己的猜测尽皆真切,但这些时日观察、思索下来,觉得应该也摸清了四五分。
“为商者,是谓无利不起早……”黎蔓笑道,“我自接手书坊以来,也总想赚得更多些。”
她并非随遇而安的性子,况且陆明德也说了,书坊所得利润归入她的私库,这可是真金白银,有什么理由不希望书坊的生意更上一层楼?就算无法比肩为着酒水交税钱都要每天交两千五百钱的明月居,能多赚一些也是一些。
“用金镶玉的法子,质量比其它书坊好的同时,把历日此类书册的本钱压低,让些利钱,将所卖价格压到一个百姓们觉着不算便宜但也能够接受的价钱,如二十文?样式新颖,薄利多销,集腋成裘。”
“那对于稍微有些小钱的文人呢?那自然要卖别的,质地精良的文集诗集不用多说,”黎蔓晃晃手指,“我上次和二郎闲聊,知道有些文人想要刻书,却苦于找不到觉得靠谱的门路。”
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