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不容青史尽成灰·两汉卷 > 第456章(第1页)

第456章(第1页)

郑家是海商出身,经济理念自然不同于传统士大夫,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在归顺清王朝后,即为清王朝上了《东南兴商疏》,勾画了一幅大力发展海外贸易,振兴东南大地的宏伟蓝图,结果反被清政府认定此为&ldo;野心之举&rdo;,招来了杀身之祸。而为人子的郑成功,在台湾真正实现了父亲的梦想。

早在收复台湾之前,郑氏家族就拥有了一条遍布欧亚的贸易网络。收复台湾后,郑成功以此为线索,打造属于&ldo;大明台湾&rdo;的贸易帝国。收复台湾前的抗清战斗中,郑成功的大本营厦门,就被其由一小小渔村,变成中国东南最大的贸易港口。建制台湾后,郑氏家族谴使四方通好,一面对荷兰人实行经济封锁,一面与台湾周边各政权建立良好贸易关系。台湾北边厉行&ldo;闭关锁国&rdo;的日本,在郑氏集团的压力下不得不网开一面,任由郑氏家族取代荷兰成为唯一的&ldo;贸易伙伴&rdo;,南部的菲律宾、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尼,乃至印度地区,都与郑氏家族有贸易往来。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是郑氏家族的重要&ldo;合伙人&rdo;,在英国人的周转下,台湾的物产远销欧洲。台湾自铸的仿西洋货币&ldo;六符币&rdo;,是东南亚地区的通用货币……

商业发达,司法建设也不差。收复台湾后,即颁布&ldo;垦田&rdo;、&ldo;建军&rdo;、&ldo;建政&rdo;三大法,不仅承袭了《大明律》的有关内容,还增加了保护商业利益,贸易纠纷仲裁,尊重私有财产,税制清查等各项&ldo;进步内容&rdo;,即使与资本主义初期西方世界的商业法规相比,也毫不逊色。执法同样严格,强调&ldo;法贵于严&rdo;,&ldo;法在必究&rdo;,郑氏家族的重要人物,如宣毅后镇吴豪,承天府尹杨朝栋等人,都因违反相关法令,被处极刑。

根据有关的史料记载,郑氏集团时期,对日本的平均贸易税收,每年约141万两,对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税收,每年约80万两,对东南亚诸国的贸易税收,每年约128万两。而明朝末期崇祯年间国家每年全部财政收入,平均不过400万两。史载彼时台湾&ldo;田畴日盛,官民皆富&rdo;,诚非虚言。

而隔海相望的中国大陆,是东南五省迁界禁海,赤地千里,百姓哭号遍野,十室九空,是大江南北重农抑商,严厉打击工商业……

保守与进步,在台湾海峡之间,隔海相望。

【五】

说台湾的繁荣,奠基者是郑成功,真正的实施者,是一个素来被史家漠视的人‐‐郑成功之子郑经。

被漠视是因为其&ldo;劣迹&rdo;,公元1661年,郑成功东征台湾,激战正酣时,留守在厦门的他却与其弟弟的乳母私通,且生下一子,激得郑成功大怒,一度要杀其泄愤。次年五月初一,气病在床的郑成功英年早逝,时年39岁。&ldo;气死父亲&rdo;,外加&ldo;乱伦&rdo;,这等人物,在&ldo;封建道德&rdo;的眼里,自然属&ldo;不忠不孝之徒&rdo;。

但这个&ldo;不忠不孝之徒&rdo;,却实为17世纪台湾经济起飞的缔造者,万千东南亚华侨的守护人。

公元1662年郑成功病逝后,留守厦门的郑经以长子身份继业。但台湾本土郑成功部将黄昭、萧拱宸等人拥立其弟郑袭为主,发动叛乱。屋漏偏逢连夜雨,清廷大军逼近,两面重压下,郑经拒绝了清廷要其归顺的要求,但留了谈判底线:仿朝鲜例,不削发。稳住清廷后,郑经率部火速东进台湾,打败了黄昭的叛乱军队,杀拥立弟弟的伯父郑泰,导致郑泰部署归附清廷,而后郑经复归福建。公元1663年清军攻金门、厦门,在荷兰舰队的配合下连克数镇,无奈之下郑经东渡归台,开始了他在台湾长达18年的统治。

乱伦,内斗,元气大伤,&ldo;子承父业&rdo;前的履历,的确不怎么光彩,但之后的18年却足够光彩‐‐他缔造了一个富庶的台湾。

先是子承父志,继承了郑成功的各类政策,休养生息发展经济。金、厦之败,让郑氏家族失去了在中国大陆仅有的落脚点,却给台湾带来了发展经济的生力军‐‐5000福建难民。郑经继续屯田之策,削减赋税,另迁宗室广播台湾,开庄屯田,鼓励工商业发展,且政府提供&ldo;启动资金&rdo;,并有各类免税优惠,史载从此后台湾&ldo;广事兴贩&rdo;。商路开辟也大有收获,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国签署通商协议,并严拒其&ldo;在台设教&rdo;,既争取最大利益,又维护主权。这位在父亲生前将其气得七窍生烟的&ldo;逆子&rdo;,一点一滴,实现着父亲兴复台湾的遗愿。

能实现的原因,在于他用对了一个人‐‐陈永华。

陈永华,即金庸武侠小说里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的原型。和武侠小说比,历史上的他没有出神入化的武功,却有另一样远超越小说人物的智慧‐‐安民。在郑氏集团振兴台湾经济的全过程里,他是总设计师。他是福建龙海人,前明官员陈鼎之子,清军破福建,陈鼎自尽殉国,15岁的他凭机智逃生,至厦门投奔郑成功,从此得到重用。早在郑成功东征台湾前,身为行军参军的他就为郑成功进献&ldo;安台十策&rdo;,包括兴商、屯田、立法等后来的各类措施尽在其中。而后他一直留守厦门辅佐郑经,郑成功过世后,黄昭拥立郑袭叛乱,又是他果断行动,在厦门火速逮捕黄昭等人的亲信,稳定局面,助郑经东征平叛成功。在郑经正式坐镇台湾后,他先出任监军御史,后任&ldo;总制使&rdo;,实为台湾的&ldo;大管家&rdo;。他主持屯田大计,亲赴台湾南北各地视察,并派专员向各地屯军教习农业耕作技巧。性格上他铁面无私,在台湾经济初兴,兼并之风初起的时候,他厉行严政,重手整治郑家宗室以及功臣苏将的不法行为,遏制了郑经继位初期的&ldo;兼并风&rdo;。对普通百姓则宽仁有加,重&ldo;德化&rdo;,凡是涉及到平民百姓的要案,都亲自核查,力求从宽,减少株连。甚至连黄昭叛乱这类的大案,也敢为株连问题与郑经力争,终赦免了数百无辜百姓。在台18年间,亲手平反的冤狱重案就有27起。他的&ldo;民族团结&rdo;工作也做得好,对台湾各族酋长礼敬有加,不但多有丰赐,饥荒年多有赈济,广泛推行新耕作技术,还力邀其中的&ldo;干才&rdo;入仕为官。里里外外一肩挑,可谓是呕心沥血,郑成功对其的评语&ldo;卧龙再生&rdo;,观其一生实为恰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