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禅只是随口一说,却不料被陶先生所捕捉,“杨同学所念,却与现今所论之‘仁’大相径庭了。‘仁’则,亲也,上下相亲谓之仁,而温良是为仁之本。”
陈述儿时常常被人称之为性子温良,如今在先生口中再次听到,顿感亲切的同时,也不免开口问道:“先生,我杀恶人,是‘仁’吗?”
他还在为明顺堂,为白帝西域,甚至二伯陈罪耿耿于怀。
陶士稷再次走下讲台,仔细地瞅瞅这位陈同学,皱起眉头道:“我想……理应先劝其向善,若是不从,孔铎先生讲杀之也无妨。但是老夫还是认为,孔铎先生所讲,亦有不妥之处,若非要作解,还是应当送之于国法。”
陈述看着先生不解道:“先生,何为国法?”
他记得曾听人喊过——“泱泱国法!明镜高悬!”
陶先生摇摇头道:“白帝城内暂且没有,国法还在白帝之外。”
陈述接着问道:“先生,在国法里,恶人,该如何处置?”
陶士稷思虑一会儿道:“多半处以极刑。”
“极刑?”
“便是死刑。”
陈述望着先生,不解道:“先生,国法杀之,与我杀之,有何异同?”
陶士稷尽可能地把话引回课本,便琢磨道:“法在中和,这老夫便不以大道理所讲了,便以老夫为例,倘若老夫杀恶人,便会与其人之子嗣,兄朋结怨,而杀人者,人恒杀之,老夫可能难免为人、为官、为国法所杀,但若是报与官府,使镇官抓其人,交由国法论处,刑其恶,之后这一切或可免于发生。”
陈述明白了。“国法是您的刀?”
陶先生一愣,随即摆摆手道:“非也,非也,国法是天下良善之刀,专刑天下之恶。”
陈述行礼道:“多谢陶先生解惑。”
陶先生笑道:“方才陈同学所问,何为不违背道德,我想若是引用经典,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吧。”
说着,他便行回讲台,再次捧起竹简却道:“陈同学此刻若是不再困了,便坐下吧。”
陈述没有坐下,反而是问道:“先生,‘问本心,行所欲’如何?”
陶士稷看着他,反问道:“你如何知道,你的本心是正确的呢?”
陈述低落道:“正是不知,才有此问。”
陶士稷笑道:“老夫讲再多,终究是书上的道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若有此问,为何不问本心?”
陈述说道:“本心亦不知……”
陶先生大手一挥:“老夫许你一日假期,去寻本心。”
“真的吗?”陈述惊讶道。
“当然。”陶先生笑着,亲自为他推开门。
陈述走出门前,不曾回望一眼,只听得响起朗朗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