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我是你儿子 孙睿 > 第18章(第1页)

第18章(第1页)

杨树林呵呵一笑,并不谦虚地说,你没想到的事情还很多。小沈老师说,你还会干什么。杨树林说,慢慢你就知道了。

一桌子菜看得杨帆垂涎欲滴,而两个大人却说着不着调的话对此视而不见,杨帆等不及了:爸,你们不饿啊。

小沈老师每吃一道菜,杨树林都要解释一番。小沈老师夹了一块羊肉,杨树林说,这是内蒙的羊,吃无污染的糙长大的,所以人吃了也没污染。小沈老师又夹了一块蘑菇,杨树林说,这蘑菇是从大兴安岭运下来的,集天地之灵气。小沈老师夹了一口鱼,杨树林说,这是西湖的鲤鱼,然后给小沈老师卷了一份京酱肉丝说,这豆皮是高碑店的,筋道。

喝汤的时候,杨树林给小沈老师盛了一碗,放在面前。小沈老师正要喝,杨帆突然问道,爸,这小白菜是哪里的。

杨树林想了想,不知道哪里盛产小白菜,便说,是地里的。

杨帆问,那是不是地里的小白菜比树上的小白菜好。

这顿饭很成功,无论是气氛和谐程度,还是对食欲的满足,以及思想交流,都达到预期效果。但这一切上层建筑的成功都离不开它们的物质基础‐‐饭做得成功。

对此杨树林感受颇深: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好钢用在刀刃上,杨树林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拴住一个人的心,要先拴住他的胃。

那个年代,人们的需求还没有从胃进化到现在的房子车子,再往前推十年,年轻姑娘的择偶标准并不是看对方有多少钱,而看他是干什么的,如果是一个厨师,肯定会大受姑娘们的青睐,因为不但能满足姑娘们的胃口,下班后还能从厨房顺块肉出来。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块肉,就是一个梦想。现在吃肉不再是个难题了,但如何把肉吃得有滋有味,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杨树林认为,自己在烹调技艺上的训练,是抓准了时代的脉搏,就像写一篇作文,没有跑题。

饭后,杨树林和小沈老师就对方个人问题展开讨论,杨树林知道小沈老师今年二十二岁,文革结束那年她考上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就职于杨帆现在所在的幼儿园,至今单身。小沈老师也把杨树林从不尿床以后的事情了解得差不多,还知道下个周末,就是杨树林的三十五岁的生日了。

这天小沈老师待到很晚才走,她和杨树林父子的影子投在窗帘上,王婶上茅房的时候看见了,回到屋里对王叔说,看来咱们院又要添一口人了,早上又多了一个和我抢厕所的了。

王叔以为王婶说她肚子里又有了,批评道:别瞎说,你都多大岁数了,再说了,种豆得豆,我都没种,上哪得去。

王婶撩开自家窗帘让王叔看杨树林家窗户上的影子:没说是咱家。

周末到了,杨树林像往常一样,推着自行车来接杨帆。但是他没有看到像往常的一幕,杨帆在小沈老师的陪伴下坐在教室门口等他,而此时,教室门口空空荡荡。

杨树林走到教室门口,向里面张望,空无一人。这时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叔叔,您找谁?

杨树林扭头一看,陈燕正坐在滑梯上,哧溜一下滑到他面前。

杨树林问,杨帆和小沈老师呢。

陈燕说,刚才小沈老师带着我和杨帆玩滑梯来着,后来她让我们别乱跑,就走了,杨帆玩了一会儿滑梯也走了,我让他听老师话别乱跑,他不听。

杨树林问,杨帆去哪了。

陈燕伸出左手,一指:那边。

杨树林问,小沈老师去哪了。

陈燕换成右手,一指,那边。

杨树林问,干什么去了。陈燕问,您问谁。

杨树林说,杨帆。

陈燕说,不知道。

杨树林问,那小沈老师呢。

陈燕说,也不知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