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沉冤录译林出版社在线阅读 > 第50章(第1页)

第50章(第1页)

如果不出意外,云南军费报销事件发展到这一步,就可以顺利完结了。可就在各方当事人长舒了一口气的时候,光绪八年七月,御史陈启泰奏参太常寺卿兼军机章京周瑞清受贿,包办户部报销,各方力量钩心斗角,陷入混乱局面。这是怎么回事呢?云南报销案会怎么发展呢?

第二回 军机大臣躺枪

云南省为了顺利报销积压多年的军费,派崔尊彝、潘英章两位官员到北京疏通关系。两人通过太常寺卿周瑞清等中间人,与户部云南司主事孙家穆谈好,用八万两银子换取云南报销事项的通过,云南方面预付了五万两银子。就在报销即将完结的时候,御史陈启泰突然上奏,弹劾周瑞清包揽报销事项,接受贿赂。陈御史还列明了周瑞清经手银票的票号名称。可见,这次弹劾是有备而来。

现在问题就来了!御史陈启泰为什么要捅破云南报销的黑幕呢?我们知道,清朝地方政府找京城部院办事送礼行贿,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单单户部的办事书吏,每年接受的贿赂估计就超过三百万两白银。云南报销事件,只是众多行贿受贿事件中的一个。而且,他们谈好的八万两银子,放在整个大环境中来看,金额并不算特别巨大。御史为什么单单揪住这一笔交易不放呢?

御史弹劾是一个政治行为。晚清时期,如果一个政治行为看似奇怪,有悖常理,我们就不能把它当作一个单纯的政治行为来看待,而要从更宏观的政治格局、权力斗争的层面来看。陈启泰揭发云南报销丑闻,就和当时的朝廷权力格局有关,涉及复杂的党争问题。

御史陈启泰揭发云南报销事件,目标不是崔尊彝、潘英章,也不是孙家穆,更不是表面弹劾的周瑞清,他有更大的目标。云南报销事项已经通过了户部的审计,上奏皇帝了,那么,户部的尚书,是不是有失察的责任?而且,孙家穆一个人是完成不了报销流程的,必须得有其他官吏配合。那么,配合孙家穆一起徇私枉法的还有哪些官员?这些人从中收取了多少贿赂?位居户部权力顶端的户部尚书,是不是也参与了这起徇私枉法的交易?

那么,当时的户部尚书是哪位呢?

清朝的六部,均有满汉尚书各一名。云南报销案发生的时候,户部满族尚书是景廉。景廉出身满洲正黄旗,当时是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兼户部尚书。汉族尚书阎敬铭还没有到任,案发时由王文韶代理户部尚书。王文韶是浙江杭州人,咸丰进士,当时是军机大臣,同时以户部左侍郎的名义代理尚书。

陈启泰瞄准的目标是景廉和王文韶,重点是王文韶。陈启泰所在的御史群体,早就跟王文韶过不去了,他们双方的恩怨,要从军机处的人员结构说起。

同治年间到光绪早期的军机处都相对稳定。恭亲王奕以皇叔之尊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在军机处内一人独大,没有其他大臣可以挑战他的权势,就连慈禧太后也要忌惮奕几分,所以军机处的领导权是稳固的。问题就出在下面的军机大臣的内斗上。排名奕之后的两位军机大臣文祥、宝都是满族人。再接下去的两位军机大臣是汉族人:沈桂芬,江苏吴江人;李鸿藻,直隶高阳人。两人一南一北,其中李鸿藻与文祥较为亲近,沈桂芬与宝关系莫逆,这直接导致奕之下的军机处分裂为南北两派,两者展开了党争。

党争是清朝的一大顽疾。清朝刚入关不久,就爆发了陈名夏&ldo;南党案&rdo;,接着又有著名的索额图和明珠党争。党争的原因非常复杂,根源在官员们抱团争权夺势。党争的表现也很复杂,简单地说就是党同伐异,对人不对事,凡是对立派系支持的事情,我们就反对;凡是对立派系反对的事情我们就支持。党争还常常表现出地域特征,特定区域的官员形成固定的派系。比如,沈桂芬是江苏人,他聚拢江浙和南方省份的官员,形成了南党;而李鸿藻是直隶人,他就聚集了河北和中原省份的官员,形成了北党。

光绪三年(1877年),李鸿藻丁忧回籍守孝。军机处大臣出现了空缺,沈桂芬保举王文韶入值军机处。当时王文韶只是湖南巡抚,而且只担任过这一个省的巡抚,资历非常浅,按道理轮不到他进军机处,但因为他是浙江人,又是沈桂芬的门生,所以得到了沈桂芬的强力推荐,得以进入军机处。这样一来,南党的实力大涨。

李鸿藻虽然暂时离开了军机处,可影响力还在。当时,朝廷中翰林院和都察院中有大批科举出身的文官,常常上书言事,议论时政,敢于说话,他们被称为&ldo;清流党&rdo;。清流党的主要成员都是北方人,比如著名的&ldo;清流二张&rdo;,张佩纶是直隶丰润人,张之洞是直隶南皮人。这些清流党人和李鸿藻交往密切,他们站在北党一边攻击沈桂芬和南党。

光绪六年(1880年),沈桂芬病逝。王文韶勉为其难,顶上了南党首领的位置。同年,李鸿藻守孝期满,返回军机处。南北两党的势力天平又开始左右摇摆。清流党瞄准王文韶,要把他拉下马来。云南报销案,可以把丑闻、黑幕和王文韶联系起来,于是就成了党争的工具。这就是云南报销案深层次的背景。

话说御史陈启泰的奏折递了上去,当时的光绪皇帝还是个小孩子,真正的决策人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看了奏折后,下令由刑部的两位尚书麟书、潘祖荫&ldo;确切查明,据实回奏&rdo;。应该说,慈禧的处理方法是一种常规方法。既然御史弹劾太常寺卿周瑞清包揽云南报销事项,那就派刑部调查。那慈禧知不知道奏折背后暗含的意思呢?她很可能是知道的,但是装作不知道,既然陈启泰没有点破,慈禧也就就事论事。慈禧权力争斗几十年,很熟悉官僚集团党同伐异的伎俩,她很可能不愿意戳破那层窗户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