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我来自朔州 > 第82章 杀气(第1页)

第82章 杀气(第1页)

正月十五当晚,朔方都护府节度使安思顺,要在名扬天下的凤临阁举办一场家宴。

说是家宴,说得更确切一些,其实更像是一场恳谈会。

凤临阁三楼的雅间都可以相互连通,居中最大的一间包厢里,坐于正首位的当然是安思顺安大节度使,他左侧坐着的是自己心爱的小女儿、丰州城身份最为高贵也最为特殊之人——安雅,而安思顺的右侧,坐着的是丰州城第一大吏、需要不时去二楼与民同乐的丰州刺史——颜季明。

与三人同桌坐于主桌的,不出意外的,自然有清河张氏负责张氏天下生意的张大东家。

清河张氏将宝押在李俊和安雅身上,就如今来看,收益斐然。

张大东家本是常驻京城的,他把丰州诸事安顿完毕后,原本打算在京城时与安大节度使见上一面。但是没成想,安思顺只在京师长安匆匆过了正月初三,便早早起身返回到了灵州,最后又于正月初十从灵州赶到了丰州城的安府。

张大东家只好一路追随安思顺而来,先从京师长安赶到朔方治所灵州,仍然没有见到安帅。听闻安帅是去了丰州城,张大东家便马不停蹄地追了过来。

张大东家携丰州城主事的张氏掌柜,于正月十三到安府上拜见,结果得到了安思顺的亲切接待。

在张大东家的预想中,他毕竟是初次和安思顺直接接触,想必双方见面的过程中,势必会有些虚与委蛇。凭着他对大唐官员的了解,安思顺作为大唐屈指可数的封疆大吏,应该会在他面前狠狠摆一摆架子。

但是出乎张大东家的意料,传言中不苟言笑的安大节度使,一见面就对张大东家很是客气。张大东家见状,心里压了两个月的石头,才总算是落了地。

会面期间,宾主相谈甚欢。安思顺向张大东家了解了一下清河张氏有哪些生意。张大东家闻言自是投桃报李,向安思顺坦言,清河张氏的生意不但遍及两京和江南,张氏商队的足迹更是远到北地、西域、南洋和扶桑。

生为胡人的安思顺对西域和北疆自然是了解的,但是他对张大掌柜口中的南洋和扶桑却知之甚少,只知道扶桑皇室常年会派遣大量的僧人和贵族子弟来长安学习和生活,世人皆称之为“遣唐使”。据说这些遣唐使不但把大唐的建筑形式、宗教文化、官僚制度学了去,更是把大唐的社会习俗、餐饮礼仪和语言文字都照搬了回去。

据说,扶桑人还仿着武皇让人称呼自己和先皇为“天皇、天后”的叫法,也称呼扶桑人自己的皇帝为天皇,让大唐皇帝很是膈应了几年。

安思顺对南洋则干脆一无所知,反正只听说有些大食商人从海上来大唐贸易,虽是海船比起驼队能载很多货物,挣得钱要比经由丝绸之路来大唐的商人多了些,但海上航行的风险极大,一旦遭遇大风大浪,动辄命丧茫茫无际的大海。

安思顺也是见安雅对这些异域风情很是感兴趣,便顺着张大东家的话题,与之聊了很多海外的见闻。

张大东家说的越多,安思顺心里越是烦闷。无他,因为张大东家不时便会在言谈中聊起李俊,说他从未见过有李校尉这般年纪轻轻便博闻强识之人,竟比他这个大东家更了解异域见闻。

安思顺也不清楚李俊和镇北营现如今的情况,他从京城回到灵州后,和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等人很是进行了一番深入的探讨,剖析了朝堂和大唐的局势,基本已经拿定主意,和朝中及各大都督府的关系,效仿古制,尊天子而远交近攻,与安禄山和哥舒翰之流划清界限。

随着思路愈发清晰,安思顺基本拿定了主意,要把女儿安雅嫁给李俊,并派人征询过了夫人的同意。

安思顺可怜李俊无父无母,想着把李俊收为上门的女婿。对一般男子来说,做个倒插门的女婿难免会生出有辱家门之感。但李俊孤身一人且无依无靠,做个上门女婿反倒是可以名正言顺的借用安思顺的助力。

况且安思顺一家本就是胡人出身,虽是从父辈起学会了唐人编排族谱的做法,但本性里对唐人的姓氏并不看重。况且安雅作为不入族谱的庶女,他虽是从小疼爱有加,但他根本不会要求安雅和李俊二人生出的孩子,非要随着他去姓个安,便是跟着李俊姓李也没什么不好,反倒不用担心自家子侄对二人的孩子眼红妒忌。

一旦拿定主意要把李俊收为女婿,安思顺比起朔方军其他人来说,也就更加担心李俊的安危。他有时恨不能让人把李俊这小子从武川给绑回来,狠狠抽他几鞭子,让他再敢做那出头鸟。

安思顺于正月初三午饭后便返回灵州,临走前也没有见到皇帝,反倒听闻皇帝把哥舒翰召到了东都洛阳去面圣,这个西平郡王一时风光无两。

安思顺彻底心灰意冷,以后怕是自己要和世家大户好好经营好关系,方可在这个看不清出路的世道上立稳足。

借着清河张氏在李俊身上押宝的机会,安思顺也借坡下驴,探探张大东家的口风,看看清河张氏经营哪些生意,以后双方可以在这些领域加强合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大东家会意,坦言唯盐、铁、茶叶、丝绸、瓷器、马匹这些生意最是适合朔方。

张大东家委婉地告诉安大帅,说李俊曾经有过畅想,要把丰州建设为面向北地草原的商贸大城。李俊说丰州城挨着黄河,稍加开发便是天然的水旱两路的码头,凭着河运可以直达两京,日后货物更可以借道大运河,从江南直抵丰州,稍加转运便可向北深入草原。届时,不但可以和北地胡人互通有无,把生意做得热热闹闹有来有回,更可以借此控制北地胡人的经济命脉,特别是把草原诸族发动战争最重要的盐铁物资牢牢抓在朔方手里,由此可保大唐北疆无虞。

安思顺闻言深表认同,一方面对李俊越发看重,一方面授意清河张氏尽早张罗冶铁和制盐的工匠,待开春后入朔方,按照李俊的思路,把这些生意迅速做起来。

安思顺并不懂什么冶铁和制盐的工艺,但他相信李俊。既然这小子和张大东家提到过,朔方有的是冶铁的资源和可供制盐的盐湖和盐井,那不妨等他和安雅的婚事定下来后,让李俊全权负责和清河张氏的对接。

安思顺回到丰州后,只是顺路看了一眼凤临阁,毕竟这酒楼的名字来源于李俊对安雅的赞誉“有凤来仪”,使得这酒楼的名声如今都传到了京城长安。而今既然张大东家当面都挑明了这凤临阁的正主大东家就是安雅,那安思顺索性就顺水推舟,把正月十五的家宴定到了凤临阁。而张大东家,自然就是安思顺所邀请的第一位客人。

安思顺之前就察觉到安禄山和哥舒翰的消息灵通,仿佛在自己身边安插了眼线一般。果不其然,安思顺正月初十刚刚才回到丰州城,安禄山的嫡子安庆绪和哥舒翰的嫡子哥舒晃,两个人就像是约好了似的,于正月十四一早,前后脚地登门拜访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