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在次要战场玩收缩“咦,都没有公司高层主动到机场接机的吗?”
江益算是领教到李泽华的雷厉风行,具体是怎么回事了。
在机场,只有廖廖几人接机。
接风宴没有,高层集体出现问好没有,可一回来不休息,直奔公司会议室算怎么回事?
“董事长下午好。”
“董事长……”
“各位都好,请坐吧,这两位是公司新成立的保险业务负责人,江益,洪万年。
另外海外事业群总裁周受源先生大家都认识。”
李泽华一进门进入主座,伸手示意大家坐下,然后让王斐直接进入议题。
大家都习惯他的风格,对比也无异议,纷纷进入工作状态,惟独新来的几位很诧异,这就开始了?
王斐首先通报分享了近期公司发生的事情……
正所谓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这场会议持续的时间并不长,简单通报一些事情后,随即宣告结束。
主要的目的是向大家传递董事长回来,各位可以放心工作的信号之类的。
安排好将从东南亚带回来的礼物分发给各个高层后,李泽华让顾时节,刘子杰出面,和江益进行交谈。
随后开始挨个召见各家公司高层,这才是商量重要事务的方式,首先第一个就是曾海洋。
他也刚从美利坚回来不久。
“怎么样,亚马逊,谷歌转一圈,有什么新的感悟?”
回家的感觉真好,在这间办公室,李泽华重新找回一言九鼎的感觉,在李家坡面对一群大佬,以他目前地位,年龄很难有发挥余地。
曾海洋沙发上一屁股坐下,随手掏出兜,给他递上一支,“别提了,到那才知道曾经的自己是坐井观天。
哎,亚马逊的仓储物流中心,不说全自动化吧,起码也是高度自动化,在我们这同等一个仓库需要500人维持运转。
人家各种操作机械五花八门,有些我听都没听说过,加上全部是电脑化办公,各种软件齐全,满打满算下来,60人都不用……”
李泽华一边泡茶,一边笑:“出去一趟,被吓住了?
情况不一样嘛,它们那边是人工贵,所以用机器代替,更省钱。
我们这,仓库一个月一千五大把的人应聘,西部某些地区一个月八百都被人挤破头抢位置,比美利坚低10倍人工都不止。
花几千万升级全套的自动化设备,用上十年,加各种维护使用成本,算笔帐还不如多请几百人干上十年来的划算。
这次让你们出去,我就是准备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低廉人工价格的红利不能吃一辈子。
不管是未雨绸缪为好,提前储备技术也罢,淘汰落后岗位升级全自动化仓储物流中心势在必行。
其实所谓的现代化物流体系也就那么一回事,软件上我们也不差,很多外国大公司的软件都外包在我们这么。
唯独硬件上现在差距比较大,不过没关系,只要肯持续投入资金,用不了几年我们就能赶上并超越它们。”
他说这话可不是单纯给曾海洋加油打气,而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得益于二维码的出现,智能化物流仓储体系建设发展很快。
尤其在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也是电商网购大国,每天需要处理的物流快递包裹数量,是个天文数字,且每年都在高速增长。
有利可图且现实需求极大,各家快递公司赚取的资金,大多投入到升级改造仓储配送效率上。
事实证明只要舍得持续投入,就没有国内公司搞不成的事情,再过十年回过头看,追上亚马逊仓储物流技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曾海洋也知道这个道理,但他心里还是忍不住羡慕,“要做成类似国外顶级大公司那种程度,需要投入的资金可不是小数目哦。”
“所以我把财神爷搬回来了。”
李泽华手里泡着茶,“看到刚才那两位没有,原来渝庆大东方保险公司的幕后公司高层,有他们两位在,你要多少钱都能拿到手。”
曾海洋愣住,“您的意思是,通过保险保费收入,投资升级改造工程?”
“不然我费尽心思搞保险业务做什么?”
李泽华自信一笑,又问道:“对了,通达系那几位老板是什么意思?回来以后有没有表态说,要搞点什么动静出来?”
曾海洋想了想,道:“余总和聂总表现最积极,京东的刘董更是公开放话,就算京东砸锅卖铁,也要搞成自己的智能化仓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