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资质不佳,只会纸上谈兵。”
“那国师会?”
“国师会,但他并非宵小之人,应该不屑做这等事,且他已经离开京城,闭关去了,只叫我帮忙照看摘星楼。”
“国师竟如此看重你。”他盯着那傀儡。
我看到玄策眼中的奚落,他又在嫉妒,想来国师能力斐然,礼王都想拉拢,玄策不知是不是一样碰过一鼻子灰。
“国师这么个高人,对徒弟向来垂拱而治顺其自然。兰儿只不过对杂学感兴趣,自河间侯提起下蛊一事后,自觉玄妙,才在摘星楼上查阅了些资料。”
“你都查到了什么?”
“巫蛊之事,大致可分为三类。民间画纸人写上生辰,混着毒虫尸骨烧成灰,掺到仇人饮食之中,便可使人上吐下泻或是呼吸困难而死,其实质还是下毒,寻常的仵作都能验出。”
“第二种,往往由精深的蛊师,以巫祝傀儡附以诅咒,便可致人形容癫狂状若失魂。但此法症状明显,很容易露出马脚,以反祝之术溯源,便可追其源头,破解此法。本朝蛊祸,多是由此破案。但河间侯也说过,使用反祝之术,并未查出源头,不了了之。”
“其三呢?”
“第三种更难,乃是鬼蛊之术,需以至凶之物集结煞气,震慑亡魂无数,筑法坛日日炼化,将亡魂练成怨煞,戾气浸染在巫祝傀儡之上,便可使人怨气郁结,元气消解,行事颠倒,逐渐濒死。”
“所以,若想以鬼蛊害人,需至凶之物,冤魂无数,巫祝傀儡,法坛,心怀仇恨的蛊师。”
玄策总结地很到位,我点了点头,这样苛刻的条件只为害一人,太费周章,实在没有临阵磨刀或下毒来得划算。
“太子起初状若阳狂之症,而后缠绵病榻,的确如中鬼蛊一般,可此法极难成功,莫说集齐亡魂无数,这京城哪里有大凶之物。”
又想了一下:“今日那些苗疆人道,凶兽出笼,太子必死。京都有凶兽?”
玄策摇了摇头:“京都没有,但京郊有,开国年间尸横遍野,引得妖兽作乱人间,多有各方修士下山除害,有些精怪不便处死,便被高僧镇在浮屠塔中。”
“浮屠塔在何处?”
“祝国寺。”
“圣上一连三日在祝国寺祈天,那便连法坛都是现成的。”
……
我与玄策面面相觑,渐渐明白事态的严重,苗人想坑害皇族,祝国寺正聚集着皇亲国戚与诸多重臣,连我那腿脚不好的爹爹也被卷入其中。
若一切都如此巧合,得出的结论即使再荒唐,也有可能是真的。
暴雨不停,门外漆黑一片。
玄策起身走到门边,抱着手臂凝望着夜空,破庙中火光萧瑟,穿堂风幽灵般四处掠过,鬼影重重。
敌人在暗,他在明处,线索断掉,他命悬一线之间。
想起那苗疆老人喊出的那声在劫难逃,忽然明白为何每次见他都是这样满身疲惫和阴霾不散,他可能早已习惯如履薄冰的生活。
我忍不住问他:“殿下为何不随河间侯去南方?”
为何回来受这屈辱,真如河间侯所言去了江左,天地辽阔,退可隐居海岛,进可北上连系旧部,卷土从来。
命中注定是要造反的人,早一步又有何妨。
玄策似被人踩着尾巴,眼神凶戾地看过来:“你也觉得,河间侯不该杀?”
杀河间侯背信弃义,不杀河间侯却是叛国,没有完美的选择,都会被人戳脊梁骨。
我无意拂他逆鳞,只叹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