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政委的话搅动了年轻人原本平静的心扉。原想着大家一起入伍当兵,会一起到航校,一起上飞机,一起学飞行。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的说道,上飞机要分期分批,学飞行要有先后。那么到底会分多少批,自己会是第几批呢?一个明显的问题摆在每个人的面前,这是对每个人的考验,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深思。
张志宏想到了选飞的不易,想到了一年多来所经历的诸多事情和所受的磨练,就是为了能早日学习飞行,现在看来前程未卜。能不能第一批上飞机,也不是自己说了算的,只有听从领导安排,看运气了。想通了,也就不再多想。
陈大壮是一个开朗的人,没有复杂的头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叫谁先上都行,反正年龄还小,身体也好,可以等待。
赵贺勋是一个有心计的人,听到政委说要优先送优秀人员去学飞行,自己就应当在优秀人员的行列,自己来到后就被任命为副班长,一年多来表现也不错,应该算是优秀人员,觉得有几分的把握。对一些平时有问题的同志,他也私下里向领导作了反映,领导会考虑他们的现状。
其他人也都各有各的心思,只有李中原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
每个人的命运如何,到了学校就会知道了。
第三十二章:深入一线(六)
更新时间2008-4-2512:34:45字数:2366
1967年11月,空军预备学校的学员们圆满完成了在赣州市的&ldo;支左&rdo;任务,仍旧乘坐军列回到了学校。秋冬之交的北方和南方大不一样,南方依然是绿树成荫,花木茂盛,气候宜人;北方却已是树叶凋零,花草枯萎,满目萧条,北风吹来,有了阵阵的凉意。大家的心情也像这地域和气候的变化,由清爽变成寒凉。
回校之前,祝政委的话依然在他们的脑海里回荡,&ldo;我们要优先把最优秀的同志转入航校训练&rdo;。现在已经回来了,到底第一批该是谁呢?优秀和不优秀怎么区分呢?从一年多的表现来看,大家都差不多,虽然陈大壮和王明海在紧急集合中出过洋相,但那是新兵训练必然的过程,后来不是都赶上来了吗;李中原有过乱扔字纸的现象,也受到大家的批评帮助,但那是马虎造成的,人的本质并不坏,也是革命军人的后代,应该不会受到影响。每个人都在分析着各自的情况,估计着第一批转校的人选。
按照大队的工作安排,回来后要进行&ldo;支左&rdo;总结,大队要进行总结,中队要进行总结,每个人也要进行总结。大家坐在自己的桌子前,手里拿着笔在苦思冥想,总结些什么呢,几个月的时间,除了站岗、巡逻,就是宣传、走访,都是领导让做的,也是军人该做的。就是刚进入赣州市见到的一具具尸体,那种惨状,那种恶臭,使人终生难忘;政府广场上两派打斗时那种剑拔弩张,惊心动魄的场面,令人至今心有余悸,要是一棒子下来,光荣了,不仅飞行飞不成了,其他什么事都做不成了,能不能够上烈士还不好说。但哪不能写在总结里,那只是运动的小插曲,不能代表大方向。至于南国夏天的酷暑炎热,不理解群众的冷眼旁观更是不能写在总结里,这是军人的本份,当兵就是来吃苦的,怕吃苦的人就不要来当兵。张志宏正在苦思&ldo;支左&rdo;的过程,陈大壮探过头来,看张志宏写了些什么。只见张志宏的纸上只写了&ldo;&lso;支左&rso;总结&rdo;四个字,其他再没有下文:
&ldo;张志宏,你这个高才生也写不出来啊!你都写不出来,我们就更不行了。&rdo;
&ldo;还没有想好,不知道从何下手。&rdo;张志宏应付了一句。
&ldo;&lso;支左&rso;真是锻炼人,到政府广场制止武斗的那天真危险,我身上都挨了好几棒子,要不是我身体壮实,早就像王明海那样被打倒了。要不是我们到的及时,又会发生一场流血事件,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被打死。&rdo;陈大壮也没有忘记政府广场的场面。
&ldo;你说的&lso;锻炼人&rso;很对,我看就写&lso;支左&rso;受到什么锻炼,思想上有什么提高,这就是总结。&rdo;张志宏受到陈大壮的启发,思路顿时开阔起来,在面前的纸上很快的写了起来。
听到两人的议论,其他人也似乎明白了总结该写些什么,都在认真构思自己的总结。
宿舍里又恢复了平静,只有十多支钢笔在纸上划过的唰唰声。
吃过早饭后,三中队的全体同志在教室集合,这是除了政治教育时全中队做动员在教室集合外,平时很少到教室集合,有什么事,都是通过各班班长开会传达。所以当听到全体到教室集合的消息后,大家都预感到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大家带着各种疑问走进了教室。
大家看到中队长和指导员面带微笑,猜想一定会有好事情。
&ldo;今天召集大家到教室里来,是要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rdo;赵中队长首先走到教室讲台上讲话。
听到中队长有好消息要宣布,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都竖起耳朵要听下文。可是中队长却故意卖关子,端起水杯喝水,不往下讲。中队长喝了两口水,清了清嗓子,才接着往下讲:
&ldo;经大队党委研究上报,校党委研究批准,有一部分同志要转入航校进行飞行训练。分到我们中队的名额是30个。&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