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可以上阵杀敌,无论是阵法还是其他的作战技巧他们都很好地把握了,若是上战场,加上军帅的审时度势,考量地形,计算敌我,定然能从容抗敌杀敌。”楼叔回禀道。
林清明抬头看向璇玑,清秀的面容上尽是坚定之色。“辛苦你们了,余下的计划我会详细与你们再做商谈。”璇玑一顿道。
“清明你先带玄冥军回去吧,我与楼叔再谈些事情。”璇玑微微一笑对林清明说道。
“是,属下先行告退。”林清明对璇玑和楼叔拱手退出。
楼叔微微疑惑,问道:“小姐,你还有什么事情吗?”
璇玑踱步走出桃花树外,顺着小道往回走,轻声问道:“可有秦姑娘的消息?”
“秦姑娘带着大公子的遗物去游历各地,至今未回到苏北。年夕前,探子曾回信,据说她一直留在洛南。”楼叔看了璇玑一眼道。
璇玑负手停了下来,转身看向楼叔,神情严肃说道:“现在战事渐起,加派些人手暗中保护着。”
“属下明白小姐的苦心,毕竟秦小姐曾是大公子的未婚妻。”楼叔回答道。
洛南的漫天飞絮,他曾说过,那是他见过最美的风景。若是得空,她也想去看看,易瑶哥哥所说的漫天飞絮之美。璇玑陷入沉思,楼叔在她不自觉中退了下来。
璇玑与楼叔分开后,便往藏书阁走去。经过长长的九曲回廊,璇玑骤然看向出现在自己眼前的华月阁,阁前许是多年无人居住,倒是长满了青苔。璇玑敛裾缓步走上去,来到阁前停了下来。
推门声在幽静的院落响了起来,璇玑举步进入房内。房内的物品依旧还是原来的样子,一如她三年前来的那般样子。那张长案,是他最喜欢的,他喜欢一只手拿着书,凑在烛火下静看,而另一只手却慵懒地撑着头。而他自始自终都是眉眼带着淡淡的笑,那时候,她还以为,他只是一谷之主,习惯了闲云游鹤的日子。孰不知,那浅笑之下,竟藏着一刻睥睨天下的心。
璇玑细想之下,缓缓地踱步看着四周,仿佛还存留他的气息。
北耀东宫,今夜显得匆忙。太监宫女提着灯笼竞相奔走,很快,太医便在他们引领之下进了殿。一排排的太监宫女又出到殿外候着,手中的灯笼发出暖黄色的光芒,照得东宫很是祥和。
林公公守在太子北烨华寝殿内,步伐急急地来到北烨华床榻前,神情急切地看着太医为北烨华切脉。
北烨华星目紧闭,眼底尽是日积而来的疲累。太医捋着胡子,轻声道:“太子殿下无碍,只是思虑过重,加上日夜操劳,便是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啊。”
林公公连忙点头道:“劳烦大人了。”说罢,示意底下的公公来送太医出去。
太医来到殿内,还是回头道:“还望公公能多劝劝太子殿下,殿下确实需要静养些日子。”
“是是,老奴定会好好劝着的,大人您慢走。”林公公连忙笑道。
林公公看向陷入昏迷的北烨华,急得直跺脚。忽然,他眼睛一亮,连忙趋步往殿外走去。
洛风从林公公那里得知北烨华病倒,便立马修书一封给暮雨,希望她带给太子妃,能早日回北都。现在也只有太子妃能劝得了他,正是多事之秋,若是他倒了,整个局面将难以控制。
暮雨接到洛风信的那一天,她正打算去洛南找明芥。在前往洛南的一家客栈里,暮雨拿着信,沉思片刻。她抬手把信凑近烛火,信立即化为灰烬。
暮雨来到窗棱前,推开,看着底下人来人往,现在他或许早就进了皇宫,不然,南耀也不会传出立太子的事情。暮雨低低一笑,他到底一直没忘,原来,他早就想回皇宫,已经想了八年,从离开便想回去。他虽为和尚,但是身为南耀之人,即使为和尚,也怎么会能独善其身。
几天策马狂奔,暮雨在暮色四合之际来到了桃花谷。
“暮雨姐姐,你回来了,快进来吧。”璇玑看到暮雨神色匆忙地来到凌轩居,连忙迎上去道。
暮雨摇摇头,神色紧张道:“璇玑妹妹,主公病重了。洛风传信来召我们回北都,你看这、、、”
璇玑听后,一顿,神情尽敛,沉声道:“暮雨姐姐你匆忙赶来桃花谷许是路途劳累,你休息一天再与楼嫂一道回去吧,我现在便动身赶回北都。”璇玑说罢,连忙叫来福叔去准备马车。
“璇玑妹妹,你路上小心。”暮雨无奈道。
璇玑拉暮雨来到茶几前,抬手为她倒一杯茶,轻声道:“暮雨姐姐快喝杯茶暖暖身子吧,一会楼嫂便热好饭菜给你端来。”
暮雨接过茶盏,轻呷一口。璇玑担心地问起明芥的事情,“明芥没有和你一同回来吗?”
“明芥他是南耀皇子,自然没有与我一同回来,我们在洛北便分开了。”暮雨平静地说道。
璇玑一听,陷入思索,玄青大师他这是为何。为何让南耀皇子在这个时候回国,可不是这个时候回国又是什么时候呢。璇玑自嘲一笑,他不过是想搅动天下,多一个国家参与纷争,岂不是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