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孰是孰非(中)
清晨的露珠,夜晚的流荧,往事闪烁在流动的记忆中。春天的青草,秋天的红枫,记忆凝固在晶莹的泪花中。慈祥的母亲有一份不变的情,哪怕盼穿双眼,望尽飞鸿,坚强的父亲有一个不灭的梦。哪怕季节艰辛,生活飘零。昨日的钟声,今日的琴声。曾经走过的道路烟雨迷濛,今日的琴声,明日的歌声,放眼望花已满树帆已满蓬。‐‐‐‐‐‐‐‐‐-往事如烟我出生在鸭绿江边一个小村庄里,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生下我的第二年,母亲又生下一个妹妹,因为我们都是在雪花飞逸的日子里出生的,所以村里的一个老秀才给我起名叫逸飞,给妹妹起名叫若雪。小时候的生活是艰苦的,尤其正好赶上。农民家庭只能靠挣工分养活自己,又怎会有多少收入?因此父母为了养活家人,不得不起早贪黑的干活。但我们却从不觉得日子过得苦,从我记事起,家里就只有我和妹妹相依为命。我们并不羡慕村里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也不对他们的好吃好喝眼谗。一但有了好吃的妹妹就会偷偷留给我,有好穿的我也先让着她,我们懂得在什么叫自尊,什么叫满足,什么叫谦让。由于家里的东西不够吃,而我们又在长身体的时候,所以我想尽办法让妹妹吃得开心一点。农村的孩子都早熟。在很小的时候,我便经常带她去山上抓野兔,去草丛逮蚂蚱,去小树林采蘑菇,却河里摸鱼,如果幸运的话,还能在河边捡到几只野鸭蛋。生活是艰苦的,但我们却乐在其中,每当我看着若雪吃着烤鱼,喝着蘑菇汤时那种满足的神情,我觉得人生最大的乐趣不过如此,能让自己最关心的人感到幸福,那种感觉才是最美好的。慢慢的,我们都长大了,也过去了,生活的条件也开始慢慢变好,我们不用再去采蘑菇,打野兔来维持生计了,可我还是很怀念相依为命的那段日子。后,高考制度重新开始,父母商量了一下,省吃俭用的把我们送进了学校。我们知道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于是我们学习都很刻苦,虽然吃的穿的都比其他同学要差,可我们仍然感觉到自己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有亲人的陪伴,我们在精神上是满足的。就这样,我们的成绩始终名列前矛,妹妹每年都能捧回一张大奖状。而我也成为学校的优秀干部。后来我们一起上了初中,当我们到了初三时,我们都以优异的成绩分别考上了市里的两所中专。这成为当时我们村里的一个大新闻。我们家也成为当地最让人羡慕的家庭。在那个年代,能考上一个中专,绝对比得上现在的名牌大学。虽然一次供读两个中专生让家里有些为难,可父母还是勒紧了裤腰带,把我们都送上了去学校的汽车。临走的时候,我们手里拿着的学费是东拼西凑的零钱,甚至还有几枚一分的硬币,当时我和妹妹都哭了,望着父母那因为过度操劳而衰老的样子,久久不愿离去。父母却很高兴,他们不停的嘱咐我们生活上要照顾好自己,如果钱不够要告诉家里,还让我们一定要经常写信。就这样,在父母的唠叨中我们踏上了去市里的汽车,临走时,我似乎看见父母脸上也挂着晶莹的泪珠。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因为吃的简单而遭人白眼。为了省钱,除了必要的生活费我从不滥用一分钱,别人都笑话我小抠,可我不以为然,也不会因为这个而认为自己比别人低贱。当时在残酷的生活中,我得到的唯一温暖就是和妹妹互通的信件。虽然都在市里读书,我和妹妹却也相隔很远,见面非常困难,但我们就算穷得再厉害也不会节省邮票钱。每个月都会向对方报一声平安。讲述一下在学校里的趣闻,其实又哪里会有那么多趣闻,可我们只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关心自己就够了,又何需计较太多?每次收到妹妹的信件,我都会快乐好几天,心情也格外好。为了节省路费,减轻家里的负担,就算在假期我们也很少回家,一般情况下都会在城里打工。为自己赚点生活费。我干过力工,扛过货物,骑过三轮车,卖过报纸,可以说凡是能干的我都干过了,但我的心情却是愉快的,每次拿到血汗钱,我都会为家里的父亲可以少生些白发而高兴。虽然我不知道妹妹是怎么过来的,可当我回家时,看到妹妹那嫩嫩的小手上全是伤痕,甚至起了一些老茧,我就知道她的处境不会比我强多少。我当时心疼的要命,捧着她的手,看着小我两岁的她也要受如此苦楚,我心如刀割。可她却从未抱怨过,甚至总是一副甜甜的笑脸。我相信她也是快乐的。慢慢的,我们长大了,我成为了一个强壮的青年,而她也不再是当初的小丫头了。她经常梳着两个马尾巴辫,脸蛋圆圆的,一笑就会有两个小小的酒窝湛露出来,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般招人喜爱。虽然从不特意打扮,却有一种清涩的美感。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会为我们将来的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吧!就在我们上中专的第二年,我清楚的记得,当时我18岁,妹妹16岁,一场塌天大祸降临在我们身上。一天我突然接到家里人传来的急电,&ldo;父母出事,速回。&rdo;我的脑袋&ldo;嗡&rdo;了一声,知道肯定出了大事。因为平时就算再苦再累,家里人也不会通知我回去的。我马上准备行装坐上了回家的汽车。一路上心急如焚,只盼着能生出双翅马上回到家中,当我匆忙赶到家里时,立刻被所知道的情况惊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