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于歼灭僧格林沁军后,折回淮北,补充休息。为突破湘军、淮军的大包围,穿越河南,进入湖北,逼近武汉。一八六六年春,复山东。曾国藩以四镇围堵无效,改采堤墙防河办法,北自开封附近的八仙镇,南至周家口,守贾鲁河,朱仙镇至开封挖河筑墙以守,周家口至安徽槐店以迄正阳关,守沙河,此为西线。自正阳关东至临河关,守淮河,此为南线。东线守运河,北线为黄河,将捻逼于山多田多的豫南、鄂北,以制其马队。是年秋,捻突破开封、朱仙镇间的堤墙,东走山东,曾的防河战略又告失败。他亦知河防实难周密,惟以官军马队远不及捻,专恃步队追击,断不能制,不得不出此下策。捻虽突破阿防西线,但为东线运河所阻,返回豫东。入
图四:捻、天地会、苗及回之扰乱地区
三年以来,捻屡战屡捷,赖文光终感独力难支,孤立难久,命张宗禹西进陕、甘,联合回众,以为犄角,自与任化邦留于中原,因有西捻、东捻之称。曾国藩以督师年余无效,复为言官所劾,奏请开缺。诏以李鸿章代为钦差大臣。赖文光率领东捻,再入湖北。一八六七年一至三月,屡败淮军、湘军于鄂北、鄂东。曾国藩时代,对于淮军的指挥已感困难,李鸿章继任,湘、淮军意见愈深。六月,东捻于八日之间,自湖北疾入山东,破运河堤墙,走胶东。李改守胶莱河,东捻返扑不利,精锐大丧。次年一月,赖文光被俘,东捻平。
西捻张宗禹,入陕西后,大破清军于西安附近。因受湘军刘松山及新任陕甘总督左宗棠部的压迫,北走陕北。联合回众不成,东渡黄河,入山西、直隶,谋援东捻。一八六八年二月,逼近保定,北京为之震撼。捻&ot;以走自活&ot;,亦以走疲官兵。官兵十余万人,不能遏其窜越,各将领彼此观望,纵勇扰民,&ot;民仇兵甚于仇贼&ot;。而且号令不一,直隶各军统于左宗棠,左之外尚有两位钦差大臣,山东各军统于李鸿章,李之外尚有两位巡抚,李、左之间复不协和。捻一度进至天津城外,寻南走山东,屡次扑攻运河。七月,连日大雨,直、鲁之交,成为泽国,捻骑不能奔驰,为淮军围困于鲁西北境。张宗禹投河而死,西捻平。
自一八六四至一八六八年,捻驰骋于安徽、河南、山东、江苏、湖北、陕西、山西、直隶八省,倾湘、淮军及数省兵勇之力,始予荡平,虽由捻之善战,实以官兵暮气太重。淮军为剿捻主力,骄逸亦为各军之冠,所恃者实为西洋枪炮。捻乱平,太平军方算全部消灭,自广西举事以来,首尾十九年。
第三节 西南与西北
咸丰、同治两朝,可谓多事之秋。除纵横南北的太平军,出没黄、淮流域的捻与白莲教及遍扰两粤、闽、台的天地会外,僻远地区的西北、西南亦叛乱叠起,先后二十年,无一不直接、间接与太平军相关,或多或少受到太平军的影响。
一、贵州的苗与教
贵州汉、苗交错,地瘠民贫,岁赋所入,仅当浙江一大县,官禄兵饷多仰给他省。苗性强悍,素称难治。改土归流后,官吏贪暴,一切供应力役,悉取之于苗民。汉人复侵夺其地,重利盘剥,苗民生计陷于绝境,以致铤而走险。尝谓:&ot;吾辈不知何者为反,以兵来则战,以好来则抚,饥则掠,怒则杀耳。吾不扰官,官乃扰吾,惟有强者胜耳。&ot;此为苗疆多事之主因。以往官府所恃的是武力镇压,太平军起,部分戍军他调,协济饷银不至,治安遂不克保。此次事变,通名为苗乱,其实苗人之外尚有夷人、回人,及更多的汉人,不过首先发难,势力最大的则为苗人。
一八五五年,苗乱起于黔东,张秀眉为首。汉人领导的白莲教纷起响应。白莲教支派不一,各以红、黄、白、青布作为头巾、衣褂、旗号,有红号、黄号、白号、青号之别,官方称曰&ot;号匪&ot;。此外尚有斋教、灯花教、太平教。就中以红号、黄号、白号为大,分布于黔东及黔东北十余县,与苗联合后,蔓延及于全省,合计约三十万人。一八六〇年,石达开部的一支,自广西进入黔南,与苗教逼攻贵阳。清命湘军赴援,苗教闻兵至,四散伏匿,兵过复行啸聚。太平军平定后,北京从曾国藩之议,命湖南巡抚统筹黔事,由在四川的湘军策应。一八六七年,西路湘军平定贵州西北,一八六八年,东路湘军攻破教党的根据地荆竹园(属石阡)。一八六九年,苗军大败东路湘军,惟以久战无粮,势渐穷蹙。一八七〇至一八七一年,湘军屡胜。一八七二年五月,苗教的根据地台拱、凯里失陷,张秀眉被俘,降者十余万,被杀者二万余,全黔底定。苗民存者仅十之二,各地城廓田庐亦多变为废墟,苗人精壮殆尽,汉人亦流离失所,死亡几半。
二、云南的回、汉反满军
云南变乱的原因,与贵州略同,在贵州是汉、苗不和,在云南是汉、回仇视。回民有信仰、有组织,文化程度高,民族意识强,与汉人杂处,风俗各异,利害冲突,相互轻侮忌恨,会党复从中播弄。回民势众心齐,有清真寺公费,缓急相通;汉人亦团练自卫,各出&ot;保家钱&ot;、&ot;买命钱&ot;。法令规定回民有犯,加等科罪,牧令每遇汉、回相争,往往偏袒汉人,回民不得其平,径行寻仇报复。一八四五年,滇西永昌(保山)汉回争地互斗,官军助汉攻回,回民死者四千余。他处回民继起,烧杀汉人家室,历久不平。一八四七年,林则徐任云贵总督,剿办回乱,惩处滋事汉人,命双方具结互保,此后七八年间,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