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里,长发只会成为备考的拖累。
然而,成为拖累的不光只有女孩的长发,家楼下的菜市场也是其中之一。
自打五岁开始,我便跟随父母,带着三岁的妹妹搬迁至此。我们四个人蜗居在了职工宿舍一所面积六十平米的小屋内。
由于临街的房间采光好,爸爸妈妈便将它留给我和妹妹居住。
于是,只要我们打开窗,便能看到我们这一片区里地标性的市场‐‐五一路菜市场。
杂乱无章的摆设,鱼贯而入的人流以及从早至晚不停歇的吆喝声,是每一个市场的特点。它们常年陪伴着我的生活。让我从初来时的烦恼不堪,到后来的熟视无睹,乃至到最后学会去享受它的市井气。
有时,它甚而能引发我的好奇,比如:摊位上,旧有的商贩搬走,换来生活习性不同的新买卖人。
菜市场的拐角处就换了新的店家,原先黑漆漆的酱油铺搬走了,换成了一家墙壁刷得粉白的理发店。生意一改以前的冷清,好像非常不错。
店主出乎我的意料,是个三十好几的时髦女人。讲得地方话里带有一股子广式粤语腔。我趴在窗户上往下望时,总能看到她不停进进出出,忙里忙外地招呼着源源不断的客人。店里还有一台录音机,从早至晚不停地循环着苏芮的歌曲:一样的月光、请跟我来、酒干坛卖无、亲爱的小孩、跟着感觉走……
这个只有六、七平的小门面,虽说以前提着酱油瓶在这跑进跑出过无数次,但新的装修还是让我不由地耳目一新。
白,炫目的白色!半个体积的房间都贴满了大块的白色瓷砖。
对于理发店来说,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让客人感到舒适干净,二是方便理发师随时清理和打扫客人留下的碎发。
两张可以升降的铸铁理发椅,稳稳地摆在两面镜子前。镜子牢牢地贴在墙上,它的一侧钉有一排挂钩,上面挂满了电热帽、电吹风和理发师的白大褂。
每面镜子下方都有一张窄条的小桌,上面堆放着理发师的日用工具:推剪,剪刀,发蜡,喷水壶,各式各样的发夹,和散乱一桌的黄色胶皮筋。
女店主忙而不乱,两三个客人正坐在门边的长条凳上等候。
&ldo;小姑娘,剪头发呀?&rdo;
看着愣愣地站在店门口的我,女老板主动开腔。她一边说话一边冲我笑着,手上的活依旧没有停息。
&ldo;是的,阿姨。&rdo;
我小声应付到。
&ldo;先找个地儿坐着等等,前面还有两位,一会儿就会轮到你啦!&rdo;
店里的空气中,有一种我从没有闻过的发蜡香气。那香味带着一股浓烈而张扬的气息,让我有些犹豫不决,不敢轻易靠近。
在我身处的这个年代,以我学生的身份,时髦和张扬绝对是老师教育我们需要留有距离的事物。
我开始有些后悔独自一人来到这里。
但不久我便镇定下来。
我想,即便无法回避,我也应该学会在面对它时,像老师说过的那样,留有自己的警惕之心。于是,我在条凳的尾巴上找了个空处,静静地坐了下来,等着。
午间的理发店,许是因为燥热,老板娘暂停了录音机里的循环播放。摇头电扇更被她锁定了方向,不再摆动,只朝着条凳上排队等候的客人们呜呜地吹着。
房间里此刻只剩下了剪刀的咔咔声,手推的嗡嗡声和吹风机呼呼的风声。在单调反复的声音里,坐在凳子上的我,只能百无聊赖的左顾右盼,心里盘算着下午上课的时间。
店门外的梧桐树上,知了在没完没了地叫个不停。在这样的天气里,午后菜场里的摊位早已收了三分之二。剩下的那三分之一,店家们只能无所事事地坐在木头方蹬上,或者摊在污渍斑斑的尼龙躺椅里,头顶搭着湿毛巾,手上摇着大蒲扇,守望着市场内寥寥无几的客人。
街对面,一个四十出头的女人领着一个高个子男孩朝着理发店的方向走了过来。
女人小声地在男孩耳边不断嘀咕着什么,既像哄骗,又像威胁。男孩低着头,一声不吭,眼睛只顾盯着自己交替移动的双脚。
男孩前额的刘海长得已经快盖过双眼,以致我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不过隔着老远,我还能留意到他那紧紧抿住的嘴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