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陈果夫陈立夫蒋介石老婆 > 第17章(第1页)

第17章(第1页)

在学校学习期间,陈果夫也受当时革命形势的影响,参加一些政治性的活动,以表现自己是爱国的,是有政治热情的进步青年。1905年爆发了抵制美货的运动,这是中国人民为抗议美帝国主义虐待华工、迫害华侨、拒不废除期满的限制华工条约而发动的一次群众运动,提出&ot;不可仰鼻息于政府,唯我民以自力抵制&ot;的口号。一时全国人民同仇敌忾,运动蓬勃发展。当运动涉及到长沙后,首先是学生群起响应,他们联合湖南商务总会进行抵制,学生们走上街头,进行演说,并制定抵制的措施,成立拒约会等团体。学生商人互相鼓励,积极活动,长沙古城出现了商号不定、不卖美货,人们不买、不用美货,码头工人不装卸美货的联合行动。群众的爱国热潮深深地感染了陈果夫,他也学着其他人的样子,喊着抵制外国货的口号,积极参加到运动中来。但他平时不用什么美货,现在提倡国货,也不好怎么表现出来。他看到三叔陈其采买本国的三星牌香烟吸,说是为了抵制美货,不买美国品海牌香烟。陈果夫也学着去买中国香烟吸,以表示自己的爱国主义。据他后来回忆,在群众爱国热情的鼓舞下,&ot;我也跟着提倡的潮流吸起香烟来了,自己觉得很得意地对人家说:&39;我吸香烟是提倡国货三星牌,不是吸品海牌!&39;&ot;虽然后来为此上了瘾,到戒的时候不习惯了好些天,但仍旧认为这也是一件很痛快的事。

应当说,有三叔陈其采在湖南做靠山,他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很优越的,从他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优越感。他相当留恋这段学习生活,因为,他学习很上进也很愉快,并且玩得更是开心,有时甚至流连忘返。比如,他常到湘江边,看那滔滔北去的江水,有时也登上岳麓山,看那冉冉东升的旭日。特别有兴味的是骑了三叔的马出去玩。他雄踞高头大马之上,摆出一副傲然的样子,似乎自己也当了官,这时也想到了有朝一日,他也许会真的当上大官。这种惬意的日子没有过多久,陈果夫的生活道路就出现了转折。

1906年秋天,三叔陈其采调离湖南,到南京担任第九镇正参谋,陈果夫一下子失去了依靠。刚开始,他由于舍不得离开长沙、离开明德学堂,还想坚持读下去。但后来确实感到在长沙举目无亲,禁不住一阵离乡愁思涌上心头,越发想念家乡。他父亲也不放心他一人在外,正好有个在长沙做事的姚新才表叔要回湖州,陈果夫便与这位表叔同行回家。当他乘一艘煤船离开长沙时,不禁对这座他生活了两年多的古城充满了无限眷念之情。回到湖州家乡之后,陈果夫按父亲的意愿,原准备插入湖州中学二年级,但在该校的考试没过关,未能被录取。这样,他只好到南京三叔那儿就学。这次比较顺利,进入浙江旅宁公学读预科。但他在这所学校并没有待多长的时间便离开了,原因是由于政治上的保守而受到了同学们的孤立。

第三部分5果夫,陈家之龙也(3)

因为在陈果夫刚上学不久,旅宁公学闹了一次学潮。学生因校方伙食太差而举行罢课,而陈果夫却不赞成学生的举动。他认为学生应该吃苦,不能因为伙食差便闹学潮,因此,他拒不参加罢课。他的举动使学生们十分气愤,有的学生指着他痛骂,有的甚至要打他,但他却一直坚持没有参加。陈果夫后来说:&ot;学潮闹了一个月之久,学生终于失败了,我却始终在房里读我的书。毕业考试我的学科成绩比第一名同学少了几厘。校长加了我的品行分数,改列第一,当众宣布,并当面称道我不少过分的话,而且要我下半年一定要读下去。&ot;校方的表扬使学生对陈果夫更加反感,原来与他相好的同学也疏远了。遭到学生们的孤立,使陈果夫十分痛苦,他不想在这里待下去了。在二叔陈其美的建议下,便匆匆离开了金陵这虎踞龙盘之地,来到了人间天堂的杭州,于1907年考入浙江陆军小学,开始学习军事。

有人说从小看大,也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陈果夫这时的兴趣和爱好就可以看出他今后不是搞军事的料。因为,此时的陈果夫对军事并没有什么兴趣,他进入陆小实在是受陈其美的影响。因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要推翻清王朝,纷纷在各地发动军队、会党举行起义,革命十分需要军事人才,陈其美希望陈果夫能成为这样的人才,以为革命服务。但陈果夫对这一类课程并不太用功,爱看一些他感兴趣的书籍杂志。他说:&ot;我在这个学堂里对学科太不用功,尤其是英文一类的课程,下课以后就丢在抽斗内不太去看,而我所看的书,都是些《警察法》、《教育学》、《卫生学》、《国际公法》、文学书、小说以及各种杂书,而尤其喜欢看各种杂志,更喜欢看报,报中最好看的是两报的辩论。因为我不喜和人家争夺来看,所以我看报时间总是在饭后大家休息的时候。&ot;

应当说,陈果夫后来之所以能在党务上有所建树,这在很大程度上受这时所看书刊的影响。因为,陈果夫看了大量杂书,一方面,他更多地了解国内外的大事,他为祖国的贫弱担忧,对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横行感到气愤。但另一方面,又受到西方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大,思想日益趋向保守,既对现实不满,又不愿采取变革现实的激烈行动。由此,同学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ot;老太婆&ot;,后来又叫他&ot;道德经&ot;。正是在改良思想的指导下,陈果夫与同学吴一峰发起,在学校办了一张小报,取名为《励言》,其宗旨是勉励同学一心学习,不受外界影响,学好知识,以救国家。这张三日刊,陈果夫办了三四个月,可以销售到40多份,起初3个人办,后来其他两个都有别的事情忙,无暇兼顾,只好由陈果夫一个人独立经营,仍旧保持原来的销路。当时学校中还办有其他好几张小报,因鼓吹反清、排满、革命,因此无一例外地遭到校方查禁。陈果夫后来说:&ot;我们这张报纸,对学校当局也有不满的话,因为我们的态度是忠告,是劝励,所以他们不来禁止。&ot;《励言》这种温良恭让的态度正是陈果夫内心世界的反映,可以说,也正是他的这种温良圆滑的人格,使陈果夫有能力在后来的复杂派系斗争中生存下来,成为国民党的风云人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