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面讲了四个方面的要求。其实这些话都属于老生常谈,都平淡无奇。然而真理不往往就寓于平淡无奇之中吗?这同我在上面引鲁迅先生讲的笑话中的&ldo;勤捉&rdo;一样,看似平淡,实则最切实可行,而且立竿见影。我想到这样平凡的真理,不敢自秘,便写了出来,其意不过如野叟献曝而已。
1988年
研究学问的三个境界
王国维在他著的《人间词话》里说了一段话: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ldo;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rdo;此第一境也。&ldo;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rdo;此第二境也。&ldo;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又在灯火阑珊处。&rdo;此第三境也。
尽管王国维同我们在思想上有天渊之别,他之所谓&ldo;大学问&rdo;、&ldo;大事业&rdo;,也跟我们了解的不完全一样。但是这一段话的基本精神,我们是可以同意的。
现在我就根据自己一些经验和体会来解释一下王国维的这一段话。
&ldo;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rdo;意思是:在秋天里,夜里吹起了西风,碧绿的树木都凋谢了。树叶子一落,一切都显得特别空阔。一个人登上高楼,看到一条漫长的路,一直引到天边,不知道究竟有多么长。王国维引用这几句词,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人立志做一件事情时的情景。志虽然已经立定,但是前路漫漫,还看不到什么具体的东西。
说明第二个境界的那几句词引自欧阳修的蝶恋花。王国维只是借用那两句话来说明:在工作进行中,一定要努力奋斗,刻苦钻研,日夜不停,坚持不懈,以致身体瘦削,连衣裳的带子都显得松了。但是,他(她)并不后悔,仍然是勇往直前,不顾自己的憔悴。
在三个境界中,这可以说是关键。根据我自己的体会,立志做一件事情以后,必须有这样的精神,才能成功。无论是在对自然的斗争中,还是在阶级斗争中,要想找出规律,来进一步推动工作,都是十分艰巨的事情。就拿我们从事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来说吧,搞自然科学的,既要进行细致深入的实验,又要积累资料。搞社会科学的,必须积累极其丰富的资料,并加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在工作中,会遇到层出不穷的意想不到的困难,我们一定要坚忍不拔,百折不回,决不容许有任何侥幸求成的想法,也不容许徘徊犹豫。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最后的成功。
工作是艰苦的,工作的动力是什么呢?对王国维来说,工作的动力也许只是个人的名山事业。但是,对我们来说,动力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所以,我们今天的工作动力同王国维时代比起来,真有天渊之别了。
所谓不顾身体的瘦削,只是形象的说法,我们决不能照办。在王国维时代,这样说是可以的。但是到了今天,我们既要刻苦钻研,同时又要锻炼身体。一马万马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
此外,我们既要自己钻研,同时也要兢兢业业地向老师学习。打一个不太确切的比喻,老师和学生一教一学,就好像是接力赛跑,一棒传一棒,跑下去,最后达到目的地。我们之所以要尊师,就是因为老师在一定意义上是跑前一棒的人。一方面,我们要从他手里接棒;另一方面,我们一定会比他跑得远,这就是所谓&ldo;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do;。
说明第三个境界的词引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意思是:到处找他(她),也不知道找了几百遍几千遍,只是找不到。猛一回头,那人原来就在灯火不太亮的地方。中国旧小说常见的&ldo;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rdo;,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王国维引用这几句词,来说明获得成功的情形。一个人既然立下大志做一件事情,于是就苦干、实干、巧干。但是什么时候才能成功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可以不必过分考虑。只要努力干下去,而方法又对头,干得火候够了,成功自然就会到你身边来。
这三个境界,一般地说起来,是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就王国维所处的时代来说,他在科学研究方面所获得的成绩是极其辉煌的。他这一番话,完全出自亲自的体会和经验,因此才这样具体而生动。
到了今天,社会大大地进步了,我们的学习条件大大地改善了,我们的学习动力也完全不一样了;我们都应该立下雄心大志,一定要艰苦奋斗,攀登科学的高峰。
1959年7月
勤奋、天才(才能)与机遇
人类的才能,每个人都有所不同,这是大家都看到的事实,不能不承认的,但是有一种特殊的才能一般人称之为&ldo;天才&rdo;。有没有&ldo;天才&rdo;呢?似乎还有点争论,有点看法的不同。&ldo;文化大革&rdo;期间,有一度曾大批&ldo;天才&rdo;,但其时所批&ldo;天才&rdo;,似乎与我现在讨论的&ldo;天才&rdo;不是一回事。根据我六七十年来的观察和思考,有&ldo;天才&rdo;是否定不了的,特别在音乐和绘画方面。你能说贝多芬、莫扎特不是音乐天才吗?即使不谈&ldo;天才&rdo;,只谈才能,人与人之间也是十分悬殊的。就拿教梵文来说,在同一个班上,一年教下来,学习好的学生能够教学习差的而有余。有的学生就是一辈子也跳不过梵文这个龙门。这情形我在国内外都见到过。
拿做学问来说,天才与勤奋的关系究竟如何呢?有人说:&ldo;九十九分勤奋,一分神来(属于天才的范畴)。&rdo;我认为,这个百分比应该纠正一下。七八十分的勤奋,二三十分的天才(才能),我觉得更符合实际一点。我丝毫也没有贬低勤奋的意思。无论干哪一行的,没有勤奋,一事无成。我只是感到,如果没有才能而只靠勤奋,一个人发展的极限是有限度的。
现在,我来谈一谈天才、勤奋与机遇的关系问题。我记得六十多年前在清华大学读西洋文学时,读过一首英国诗人thoasgray的诗,题目大概是叫《乡村墓地哀歌(elegy)》。诗的内容,时隔半个多世纪,全都忘了,只有一句还记得:&ldo;在墓地埋着可能有莎士比亚。&rdo;意思是指,有莎士比亚天才的人,老死穷乡僻壤间。换句话说,他没有得到&ldo;机遇&rdo;,天才白白浪费了。上面讲的可能有张冠李戴的可能;如果有的话,请大家原谅。
总之,我认为,&ldo;机遇&rdo;(在一般人嘴里可能叫做&ldo;命运&rdo;)是无法否认的。一个人一辈子做事,读书,不管是干什么,其中都有&ldo;机遇&rdo;的成分。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如果&ldo;机遇&rdo;不垂青,我至今还恐怕是一个识字不多的贫农,也许早已离开了世界。我不是&ldo;王半仙&rdo;或&ldo;张铁嘴&rdo;,我不会算卦、相面,我不想来解释这一个&ldo;机遇&rdo;问题,那是超出我的能力的事。
把学术还给人民大众(1)
关于是不是应该把学术还给人民大众这个问题,现在几乎没有详细讨论的必要了。我想,恐怕只有极少数的人还反对这样做,还想把学术关在天上,只放出点余光来,让留在地上的人民大众仰头赞叹,顶礼膜拜。但我为什么现在又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呢?我的主要用意是想把一个在旧社会里生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关于这方面思想改造的过程写出来,让大家看一看,对有些人也许还有点参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