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读城记易中天在线阅读 > 第49章(第1页)

第49章(第1页)

厦门没有北京大气帅气,也没有广州生猛鲜活。广州好像是一个精力过剩的城市,永远都不在乎喧嚣和热闹,永远都没有睡眠的时候。一进广州,一股热cháo就会扑面而来。当然,广州的拥挤和嘈杂也让人受不但广州的活力却令人向往。更何况,广州人拿得起放得下。要革命便北伐,北伐失败了便回来赏花饮茶。厦门人放倒是放得下,可惜不大拿得起。要他们北伐一回,准不干。所以广州(也包括广东)可以一次次走在前面,厦门却一回回落在后面。难怪鲁迅先生当年在厦大没呆多久,便去广州了,其中不是没有原因和道理的。

厦门不如上海的地方也很多,因为上海毕竟是&ldo;大上海&rdo;。尽管上海人被讥为&ldo;大城市、小市民&rdo;,也尽管厦门人出手比上海人大方,待客比上海人热情,但并不因此就成为&ldo;大市民&rdo;。厦门人在上海人面前多少会显得&ldo;土气&rdo;,露出&ldo;小地方人&rdo;的马脚(比方说那一口闽南牌的普通话就带有&ldo;地瓜味&rdo;),就像菲律宾、新加坡见了大英帝国一样。小平同志南巡时曾感叹于当年未把上海选作特区,但不是特区的上海却并不比早是特区的厦门差,而近几年来浦东开发的速度又让厦门望尘莫及。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为&ldo;瘦死的骆驼比马大&rdo;,仍应从两地的文化和两地人的素质去找原因。总之,不管上海的市民是如何地&ldo;小市民&rdo;,再大度的厦门人,却也无法使厦门变成&ldo;大厦门&rdo;。

其实,厦门和厦门人不如外地和外地人的地方还多得很。比方说,厦门不如西安古老,不如深圳新cháo,不如武汉通达,不如成都深沉,不如天津开阔,不如杭州精细。又比如,厦门人不如东北人剽悍,不如山东人豪慡,不如河北人开朗,不如湖南人厚重,不如陕西人质朴,不如江浙人精明,不如四川人洒脱,不如贵州人耿直。即便美丽温馨,也不是厦门的专利:珠海、大连、苏州,美丽温馨的小城多着呐!甚至如福建的长汀、湖南的凤凰,虽不过蕞尔小邑,上不了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其独特的风情和韵味,也不让于厦门。

如此这般说来,厦门人,你还能那么怡然自得、满不在乎、自我感觉良好么?

事实上,有可能会阻碍厦门发展的,便正是厦门人那种根深蒂固的&ldo;小岛意识&rdo;。岛原本具有开放和封闭的二重性。因为岛所面对的大海,既可能是畅通无阻的通道,又可能是与世隔绝的屏障。只要想想英伦三岛、日本列岛上人和塔西提岛、火地岛上人的区别,便不难理解这一点。厦门岛上人当然不是塔西提岛、火地岛上人,但也不是英伦三岛、日本列岛上人,总体上说他们是既开放又封闭。其封闭之表现,就是抱残守缺于一隅,自我陶醉于小岛。厦门人有一种奇怪的观念,就是只承认岛内是厦门,不承认岛外辖地(如集美、杏林)是厦门。最奇怪的,是对岛内的厦门大学,也不承认是厦门。厦大的人进城,要说&ldo;到厦门去&rdo;,则所谓&ldo;厦门&rdo;,便只不过岛内西南一小角至于鼓浪屿上人,则坚决否认自己是&ldo;厦门人&rdo;,而坚持说自己是&ldo;鼓浪屿人&rdo;。看来。越是&ldo;岛&rdo;,而且越&ldo;小&rdo;,就越好。这可真是地地道道的&ldo;小岛意识&rdo;。这样狭窄&rso;的眼界,这样狭小的胸襟,是很难能有大气派、大动作、大手笔的。

显然,要想把厦门建设得更好,要想创建能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文化,我们就必须走出厦门看厦门。

四 走出厦门看厦门

走出厦门看厦门,就是要跳出小岛,放开眼界,以比较超脱的态度和比较开阔的视野来看待厦门的成就、问题和前景。&ldo;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do;局促于一角,局限于一地,岂能有高屋建领的认识?《厦门日报》曾以&ldo;跳出厦门看厦门&rdo;为题展开讨论,想来用意也在于此。但我之所以说&ldo;走出&rdo;而不说&ldo;跳出&rdo;,则是因为只有&ldo;走&rdo;,只有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地走,才能真有感受,真有体验。

然而,厦门人最大的问题,恰恰又在于他们总是走不出去。

在全国各城市的居民中,的确很少见到像厦门市民这样不愿出门的人中国人安士重迁,好静不好动,终身不离故土的人不在少数。但就大多数人而言,尤其是就当代有文化的青年人而言,他们倒更多地是&ldo;出不去&rdo;,而不是&ldo;不想出去&rdo;,或者自身的条件限制了他们不敢去想,&ldo;想不到&rdo;要出去。像厦门这样,公路铁路、海运空运齐全,手头又比较宽裕,却仍然拒绝出门的,倒真是少数。不少厦门人终身不离岛,许多厦门人不知火车为何物。厦门的旅行社都有这样一个体会:组团出厦门要比组团进厦门难得多。不要说自己掏钱去旅游,便是有出差的机会,厦门人也不会多么高兴。如果去的地方差一些,还会视为&ldo;苦差&rdo;而予以推托。这显然完全是错误观念在作祟。一是认为天下(至少中国)没有比厦门更好的地方,到哪里去都是吃苦;二是认为外地怎么样,与我没有关系,看不看无所谓,看了也白看。所以,厦门人即便到了外地,也看不出什么名堂来。除了&ldo;还是厦门好&rdo;以外,他们再也得不出别的结论。

到外地出差、旅游尚且如此之难,要他们到外地工作、上学,就更难每年高考,厦门成绩好一点的考生,往往会一窝蜂地报考厦门大学,连清华北大都不愿去,更不用说别的学校他们其实也知道,比如西安交大这样的学校是非常好的,但他们就是不想去,因为他们不愿意离开厦门。如果厦门没有好学校倒也罢既然有一所全国重点大学,为什么还要到外地去?他们想不通。一位家长曾瞪着眼睛问我:&ldo;到外地上学又怎么毕业后还不是要回厦门工作!&rdo;我不懂她所说的&ldo;还不是&rdo;有什么根据。谁规定厦门的孩子毕业后就该在或只能在厦门工作,就不能到别的什么地方工作&ldo;青山处处埋忠骨&rdo;,&ldo;天涯何处无芳糙&rdo;,谁说只能在厦门工作来着?看来还是自己&ldo;划地为牢&rdo;。

其实,世界大得很,世界上的好地方也多得很,并非只有厦门。厦门再好,也不能把世界之好都集中起来吧?不但世界上、全中国还有比厦门更好的地方,即便总体上不如厦门的地方,也会有它独特的好处。我们实在应该到处走一走,到处看一看,各方面比一比,才会开阔我们的眼界,也才会开阔我们的胸襟。自得其乐地死守一个地方,无疑于&ldo;安乐死&rdo;。安乐则安乐矣,生命的活力却会磨损消沉。更何况,到处走一走,看一看,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体验。因此即便是到贫穷落后的地区去,倘若把它看作一种体验,也就不会自去。人生百味,苦也是其中一种。在厦门这个美丽温馨大花园里长大的孩子,更该去吃点苦头,否则他的人生体验就太单调了,他的心灵也就难得丰富起来。

的确,人有时是需要&ldo;生活在别处&rdo;,过一过&ldo;别样的生活&rdo;的。见多才能识广,少见必然多怪。厦门人既然那样地热爱自己的城市自己的家园,就更应该出去走走看看,就像到别人家去串串门,以便把自己家建设得更好一样。当然,我们无意要求厦门也变成北京、上海,或者变成广州、深圳。没有这个可能,也没有这个必要。坦率地说,城市太大,其实不好。厦门的城市规模现在正合适。而且,厦门现在也正处于良性发展阶段。其他大城市面临的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住房紧张、水资源恐慌等等,厦门都没有。但小城也有小城的麻烦和问题。小城之大忌,是小家子气和小心眼。补救的办法,就是经常出去走走看看。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厦门人走出厦门,甚至应该规定厦门的大中专生必须到外地学习或工作若干年后,才准其回厦门工作。我们当然也应该有选择地从全国各地引进人才,改变厦门的市民结构。苟能如此,则厦门这道&ldo;门&rdo;,就不会变成闭关自守划地为牢的小门,而能够确保成为兼容各种文化、吐纳世界风云的大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